上海:海螺水泥等能耗大户请出
几个月前,奉贤泰顺产业园区内179家石材企业全部关停。占地1132亩、经营了十余年的高污染石材市场说关就关,背后是奉贤淘汰“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低产出)企业的坚定态度。如今,一批新材料、新技术公司陆续入驻该园区,成为奉贤区域性整体转型的典型案例。
奉贤调结构,淘汰谁?发展谁?这恐怕要从每年一次的企业“大考”说起。
淘汰“大户”,税收锐减六千万
近两年来,奉贤每年对全区12000家企业进行全面考核,究竟谁要被淘汰?一目了然。
根据奉贤区政府2015年6月出台的《奉贤区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办法》,企业用地、用能、排污、销售、税收等指标均要计入年度考评。考评结果为A类的企业优先发展,B类鼓励提升,C类整治改造,D类落后淘汰。
截至目前,根据“大考”结果累计梳理出拟转型淘汰企业9570家,总用地达到9.78万亩。其中,除了一批钢铁、印染、化工、砖瓦厂等重点行业的“三高一低”企业外,也不乏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过去3年里,奉贤忍痛割肉,以年税收锐减6000万元为代价,将进入淘汰“黑名单”的联结化纤、恒逸化工和海螺(305.9元/吨,0.13%)水泥3家能耗大户先后请出。
“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找准产业发展的短板。”奉贤区经委主任徐建龙说,当前奉贤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分布散、产业能级低、企业规模小。“奉贤虽然有上万家实体企业,但产出水平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规模以上的仅1000多家。”
过去3年,奉贤调结构以腾挪为主要目标。截至去年12月底,奉贤区通过关停并转,调整企业目标121个,涉及土地面积9671亩。其中104地块企业91个,涉及土地8072亩,降低能耗合计标准煤超过20.9万吨,减少废气排放12万吨,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120万吨。
为进一步敦促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每年初,区政府与各镇、开发区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并大幅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分值比重。
鼓励创新,自主转型进“红名单”
据介绍,奉贤企业中70%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企业创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围绕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今年1月1日,奉贤区出台了《奉贤区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计划项目实施细则》。细则规定,A类、B类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纳税较好、具备项目实施的资金实力和人才队伍,同时符合国家、上海市及奉贤区产业导向的企业,如有正在研发过程中的项目,且技术含量高、掌握核心知识产权、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获得相应扶持。对所在行业、领域有重大推动和突破效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则优先支持。立项的企业相当于进入自主转型的“红名单”,可获得区财政给予的定额补贴。
此外,有效利用大企业的领军作用,帮助同行业企业找到发展方向,是奉贤助力企业自主转型的重要手段。
奉贤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去年一年内先后投资1.5亿元参股当地两家同行业公司。凯宝药业总经理王国明表示,通过企业自身在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资金等方面优势,可有效帮助参股企业的两个抗肿瘤品种完成临床研究,早日实现产业化。
奉贤区经委副主任顾卫星说,目前奉贤已明确了转型的主战场,即“三个点一条线”(杨王工业区、西渡工业区、江海园区和奉浦大道沿线)。“这三点一线的城市化发展已到了一定阶段,如果继续发展工业,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从产城融合的需求出发,有必要整片区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