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面谈谈中国陶瓷自身价值

建材 2018-10-28 06:04:13 来源:中华陶瓷网

  如果不谈钱,只谈论中国古陶瓷的自身价值,我想能够有耐心交流这个问题、能够读下去的,应该就是那些真心热爱中国古陶瓷的民间藏家。但是,即使你不属于这类“瓷痴”,而是只想进行古典艺术品投资(或投机),也应该有耐心关心一下这个问题,因为古陶瓷的经济价值是根源于将要说的这些价值的。同时,投资人也是构筑“中国古典艺术品市场”的主体,不可或缺。

  我发现,绝大多数收藏家(不管是业余的还是专职的)最初都是因为对经济价值的强烈诉求而走上收藏之路的,普遍的想法是,我要得到那么一件价值连城的东西,卖掉后我就富可敌国了。可是,慢慢地就有一些人忘记(或者暂时忘记)了“初衷”,变成了痴迷于古陶瓷的 瓷痴,于是“给多少钱也不卖”这句话就会有人轻易而真切的说出来。所以,古陶瓷自身一定有着某些巨大的“魔力”,蛊惑着人们背叛初衷、倾其所有。这种魔力,就是古陶瓷自身散发出来的价值。而且,古陶瓷自身的多重价值(复数),永远是对历史有一定认识深度的人而言的;对于投资人,古陶瓷只是一件“古典艺术品市场”的商品,价值的内涵就单调匮乏的多了。

  那么古陶瓷,都有哪些价值呢?

  一、历史价值。

  中国陶瓷其源远流长,始于原始社会至今日而不绝,贯穿了整个的中华史;各个历史时期,帝王将相、黎庶百姓,域外贵族各个阶层都在使用;生活用具,祭祀礼仪,观赏陈设,军事器具,邦交贸易,赏赉陪葬.....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什么是中国历史?除了抽象的文字记载,你能够直观、生动、全面、有序、具体地看得到摸得着的历史,恐怕除了古陶瓷,就再没有什么了。所以,每件中国古陶瓷,都是中国历史轨迹上某个角落的缩点。中国所有的古陶瓷加在一起,就成为了中国整体时空的全部历史。这对于熟知谙通中国历史的瓷痴们来说,看见一件能够理解的古陶瓷,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吸了一口精神鸦片,其时的愉悦、享受、满足非此道中人难以体会。这就是古陶瓷自身附属着的历史价值。

  二、文化价值。

  什么是文化?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对一个社会中人们的规范和指引。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有特有的思维、举止,崇尚、嫌厌,审美、工艺,信仰、向往,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如果说古陶瓷的历史价值是给你打开以往一段尘封的、凝滞的时光,让你看到存在着那么一段历史的话,那么附着其上的文化价值,就是让你能够看到具体的、鲜活的、灵动的那段过去,甚而至于你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古人怎么奉茶品茗、如何对酒当歌,更甚而和那个时期的古人对话,你问“他”答。古陶瓷形状的演变就是文化在历史中的积淀、传承、变化。每一个瓷痴,都是满怀好奇,探索历史、穷究真相的精神富翁。

  三、工艺价值。

  其实所谓工艺价值,是古陶瓷文化价值的内涵。我的理解,历史价值涵盖了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涵盖了工艺价值,工艺价值涵盖了艺术价值(审美价值),而古陶瓷这些自身所有的价值就奠定了市场价值、经济价值。之所以把工艺价值单列出来讨论,是因为现今的社会环境之下(传统上对古瓷认识片面、鉴别逻辑错误;由于伪专家心胸、担当、虚浮、能力造成的影响;社会的撕裂、利益集团的打压;商业的炒作、景德镇的仿制....)很多藏家在古瓷工艺研究中耗费了主要精力,过于纠结于每个时期古瓷生产的工艺,从而在今天放大了工艺价值,这方面成为了当今古陶瓷争议最大、最核心的领域!那么,何为工艺价值?此篇博文中的工艺价值是指制作工艺与艺术成就。古陶瓷的制作工艺组成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也“规范、指引”了当时的古瓷工艺。原始社会从素面、无色彩纹饰的古陶器到简单图案装饰、彩色绘画、一直到釉色装饰,适宜和推动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宋元之交,主流瓷器由单一色釉到青花、多彩,器型由委婉含蓄到雄壮沉浑,艺术效果由幽美雅致到直观热烈也都是历史文化变迁、要求的结果。但是,由于当时时空所限、信息不畅、窑口不同、制匠各异等等复杂的原因,使得那个时期的每一件古陶瓷都有或大或小的差异,这是客观、真实的现实存在,有很多所谓的“专家”却对此枉置不顾,提起汝窑都必须是“蟹爪纹、梨皮釉、芝麻铮钉”,稍有不同就是“新仿、赝品、不到代”;即使是所有特征侥幸吻合,他/她还得说“全世界只有67件半汝窑,你这要对,值好几个亿呢!”呜呼!我智慧先民却多此败类、愚蠢子孙!!还代表着中国古陶瓷的学术权威!!!民间藏家们怎么办呢?于是就穷研各个时期的古瓷工艺,也就出现了很多盲人摸象式的片面鉴瓷标准,你比如鉴别元青花,元青花的多层纹饰必是奇数层纹饰、元代青花的釉面有米线纹.....举个列子说明这种逻辑的荒谬性,你50岁的老婆头发都白了,那是不是说,你没见过的50岁的女人,要是头发没白,要么她就没有50岁、要么她就不是女人,难道你还要说,这女人压根就不是人?!井底之蛙整天地仰头看天,就以为自己最了解天,你有什么办法?于是民间藏家纠结着古瓷工艺,一时凝视着手里的“宝贝”,竟如水中月、镜中花般飘忽不定.....可是,前面提到的瓷痴们对工艺价值的鉴赏不同,他们用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一眼判定真伪以后,就用日积月累的对古瓷工艺的体悟去评判、鉴赏眼前古瓷的工艺价值,有时会轻叹一句“真美啊!原来那时还有这么一种工艺!真是国宝啊!”如果你在这时走近他,问这件东西多少钱,他一定会回答“给多少钱也不卖”。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往往是因为“很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