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有实质性进展
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进而破解当前供求关系中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杠杆偏高、成本高企、短板约束等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为经济持续发展扫清障碍、蓄积动能。
一、 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根据2016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示精神,应该把握四个工作重点:第一是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应增强“四个意识”, 提高认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去产能决策部署,秉承新发展理念, 重点突破“政银企”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去肢求生”的气魄, 切断输血管道,断水断电,撤销牌照,彻底割裂“僵而不死”的生存条件。突破“僵尸企业”债务重组、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三个瓶颈,在尊重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去产能企业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第二是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切实依法行政,强调利用政府和社会平台进行有效监督,严格执法,提高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把去产能要求的各种标准切实内化于企业管理, 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第三是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去产能企业复产增产现象可形成严重的负向激励,应适时监管和重视验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构建落后产能、非法产能和不安全产能的溯源平台,尤其是在钢铁煤炭行业建立工业产能及利用率调查制度,形成完备的工业产出和产能利用监测体系。对企业既要抓正面典型树标杆,也要抓负面案例严惩罚。第四是应该以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为主线,同时用市场、法治的手段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要以企业为主导,政府推动,使水泥、玻璃等落后产能按照市场出清的原则,优胜劣汰、平衡供需,使产能治理既要遵循法治思维,也要重视市场和商业逻辑。
二、 去库存,清除供给冗余
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的原则。切实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的问题,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使房地产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具体实施层面:第一是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把去库存同促进一亿农业人口市民化、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建立住房租赁市场等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二是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同时也应该加快提振三四线城市的实体经济,加快城市间和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各层次人才的集聚和劳动力要素的转移来支撑和扩大购房需求。第三是地方政府应积极强化市场房价的预期管理,要加强信息引导和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合理引导预期。从税收、金融和土地等政策层面坚决抑制住房投机性需求,支持正常的居住性需求。第四是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房地产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的突出矛盾,搞好房地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治理机制。
三、 去杆杆,确保供给安全
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又要不断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第一是在企业去杠杆层面,应该按照中央已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的实施“路线图”,加速企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改造,持续优化债务结构,统筹协调企业短期与长期债务、不同品种债务之间保持合理比例。鼓励企业尝试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改变融资结构来降低杠杆率和融资成本,也要确保整体财务负担、债务规模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第二是把去杠杆和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当期首要的任务和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面,应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规范各类融资行为, 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四、 降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 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实施层面:第一是优化税制改革,切实推进减税清费。进一步搞好税收顶层设计,简化优化税制,深入推进减税清费改革,确保在营改增中所有企业税收负担有所减少。第二是剥离冗余的监管环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应积极有序开展专业化、社会化的职业水平评价,依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剥离各种检验、认证、校准、评审等不必要环节,减少企业的制度性交易费用。第三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增加特许经营行业的供给主体,进而减少企业付出的垄断成本;进一步深化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的用地、用工、房屋租赁和电力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强化对企业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即降低其创新成本。
五、 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要更有力、更扎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在实施层面:第一是要努力弥补民生短板。以“看病贵”“上学难”和“房价高”等关键领域的核心问题为抓手,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民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尤其要在脱贫攻坚方面通过产业扶贫、政策扶贫、重点帮扶等方面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第二是通过深化改革弥补制度的短板。要持续优化制度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政府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激活和释放改革活力和红利。还需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创造宽松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助推创业创新的大发展。第三是努力补好基础设施的短板。应集中力量加大在信息、网络、数据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 搭建好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等新动能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也要加大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弥补社会发展的短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