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15家上市公司,一家世界500强,可他…
手里有15家上市公司,一家世界500强,可他还不满足…
宋志平是一位并购大师,从零开始,重组并购,将中国建材做成我国第一大水泥企业。他是产能过剩的受益者,也将是过剩产能的终结者。如今,他掌舵的中国建材集团旗下有上千家公司,其中包括上市企业15家,年营业收入近3000亿元。没准你家乡的某个企业就隶属于中国建材旗下。
今年,中国建材集团与中国中材集团两家央企合并,成为继南车和北车、中远和中海、五矿和中冶、招商局和中外运长航等央企重组后的又一个央企重组案例,宋志平出任新公司董事长。
他还曾是一位“双料”董事长,带领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国药集团两家摇摇欲坠、濒临死亡的企业起死回生,冲入世界500强。既兼顾了体制,又参与了市场竞争,他用“央企实力+民企活力=企业竞争力”这个等式,化解了无数个中国特色的难题。不过,这些并不足以让人惊奇。
并购大师,却没有被冠之以“野蛮”“贪婪”等意识形态的质疑;国企掌舵者,在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依凭自身实力,享受到一位企业领袖应有的赞誉,在这背后,宋志平还有一个身份:布道者。
“企业做大需要魄力,做强、做优则需要活力和耐力。”
“把大家混合起来,不是形成一头虚胖的大象,而是要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宋志平今年60岁了。从车间技术员、工厂销售员到大型央企董事长,如今已经在企业里工作了将近四十年,他开始谈笑风生:
往事并不如烟。
他出生在河北一个小县城。父亲是县工业局局长,主张工业强县,母亲是一家服装厂厂长,以身示范,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让他形成了企业管理的最初印象。当他有机会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大学,又在毕业后拿到唯一一个进京指标,宋志平下定决心,“一定要活出个样子来。”
中国建材是“草根央企”,身处市场充分竞争的领域,基础差,没有垄断,亏损也不会有人买单,在进入市场的第一轮竞争中打了败仗。宋志平还记得到中国建材集团上任第一天的情景,公司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贺礼:法院传票,因为负债累累,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要冻结他们的财产。
形势危急。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快吃不上饭了。
“今天吃不上饭就是因为昨天没有想好战略,所以今天必须为明天想清楚。”
上兵伐谋,宋志平认为,大企业赢在战略,纵使问题严峻,也要把战略思考清楚,“企业家起早贪黑地苦干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于思考与观察,关键时能做出决断,谋定而后动。”
他说,“任何企业都不能包打天下,八面玲珑,要懂得战略取舍,还要讲究战略特色,即出奇制胜,其精髓就是要弄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区别。”
当时,中国建材集团的名称为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宋志平决定把公司名称中的“新型”二字删掉。这也就意味着公司业务从规模较小的普通装饰材料行业退出,回归水泥等大宗、主流建材领域,做大做强水泥产品。
这个决定引起了激烈争论。内部人认为拿掉“新型”二字,公司没任何优势可言,外部则认为他们是一个无名小卒,是个门外汉,“忘本”。大家恪守的原则是:有什么条件做什么事。他们认为宋志平没这个本事。
宋志平却不这么看:走出困境首先需要改变这种惯性思维,突破有什么做什么的束缚,要缺什么找什么。当时,他对水泥行业了解也不多,几乎从零开始,在之后六七年时间里,成功组建了南方水泥、北方水泥和西南水泥,中国建材集团也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泥供应商。
这也就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回首往事,宋志平认为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抓住了机遇。过去10年,中国企业爆发式增长,导致产能过剩严重,这就需要通过并购提升产业集中度,而大企业整合是必然规律,对于中国建材来说,这样的机遇不常有。
“有的机遇可能十年甚至百年都遇不到一回,机会面前要做好准备,机会来了行动速度还得快……先机,在机会面前,哪怕只比别人快半步,机会就是你的了。”
经典经济学理论往往重视企业的内生式成长,并把这种成长当作有机成长,相反,并购重组,则被称之为无机成长。不过,宋志平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除了关注内部,也要关注系统资源的集成能力与优化能力,只要战略清晰,强调协同整合、注意风险管控,并购重组也能从无机成长变为有机成长,他说,“在一个协作社会里,资源已构不成企业发展的首要矛盾,资源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也不能凡事从零开始,那样既迂腐,还会错失良机。”
还是会有巨大的舆论压力向他袭来。2008年,中国建材在东南经济区重组时,有媒体质疑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宋志平不声张,不争辩,不减速,也没有放弃。他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没疯,反而是很理智、冷静的,在那个时刻,必须这么做,否则错过了机会,不仅成本更高,还会被跨国公司抢先。
自建工厂还是兼并收购,其实也是宋志平常常面临的困惑。尤其是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后,水泥行业盲目建设现象明显,宋志平也明显感觉到,“一天到晚都有新水泥厂上马,到处都在安装机器设备。”他记得华罗庚曾讲过:不怕起点低,就怕不知底。在过剩经济时代,依靠增量发展降低成本,进而获得效益的做法难以奏效。宋志平决定,做整合者而不是新增者。
整合重组是一场高水平的经营活动,全世界的失败案例不少,往往不是战略错了,而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整合,不仅要有“道”也要有“术”,在具体操纵中,他遵从,“变革,就要端出牛肉”,“只有脚下的东西有足够的价值,你才会弯腰。”他也几乎不用“兼并收购”这个冰冷的词汇,而是用“联合重组”这个温和的词语,这种表述里有他的处事准则:大家一起做事,平等协商,利益均沾。
就这样,联合重组成为建材行业处理产能过剩的一种方式,避免了大规模倒闭潮。中国建材集团这些年来重组过程大都很顺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有些民营企业甚至非常希望被宋志平收购,组建西南水泥时,因为产能过剩打价格战,当地的水泥价格从最初的每吨800元一路跌至2011年的每吨190元,很多民营企业家不得不向中国建材求救。
文化整合是企业重组能否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这一点,宋志平也有很深的感触,对他来说,传递文化的方法是“布道”,他像个老师,不停地把企业文化和观念传递给大家。企业越来越大,传统的讲学布道方式不再现实,他就利用业余时间把思考撰写成书,近几年,已经陆续出版了《包容的力量》《央企市营》《经营方略》《国民共进》《我的企业观》等书籍,汇编了他的企业战略思路和价值理念。
并购方式是飞扬跋扈的,而宋志平却是一个谦和的人,这也与他的处事哲学有关,中正平和,待人宽厚、包容,一个老领导专门给他写了一副字“和风甘露,润物无声”。他从来没有跟员工红过一次脸,“带领几十万人的团队,你要双手合十,用一颗包容的心去拜托他们。”
“我有好多书”,宋志平说,他喜欢读书,有4屋子书,卧室床头上放着一个小筐,每个月换一批。读的书多,思考也多。他引用萨缪尔森“美国的事业是企业”的观点,论述中国的事业也是企业——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时代,但离强企业时代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与全球众多世界级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企业做大需要魄力,做强、做优需要活力和耐力。
产能过剩是建材业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则是技术的落后。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开幕主题演讲中,宋志平没有谈并购,没有谈改革,而主要讲述了“创新”,这也是他最近一段时间来经常谈论的一个词语。与人工智能、航天发明相比,不少人好奇传统建材行业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宋志平以集团第一大业务水泥为例,日本的特种水泥一共100种左右,中国建材已经能做出60多种。他还提到,我们手机上使用的玻璃显示屏,美国仅能做到0.2毫米,中国建材已经可以做到0.12毫米。
在宋志平看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果想保持中高速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创新,经历了模仿式创新,集成式创新,当我们开始领跑,自主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
王兵,北新建材董事长,他也同样面对“创新”的质疑,在“解码中国制造2025”分论坛上,主持人问他,建材行业怎样做出高科技?北新是建材行业一家代表性企业,他们用了八年时间,将石膏板项目做到了世界第一,策略是抢占制高点,高端产品比国外品牌还要先进。12月11日,北新建材获中国工业大奖,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建材企业第一次获此殊荣。
值得一提的是,北新建材也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上千家企业之一。
野蛮、贪婪,从并购行为发生的第一天起,这些质疑就伴随而来,以至于成了意识形态,譬如,关于姚振华“野蛮人”的争论中,不仅有资金来源、管理层去留,还包括并购属性的问题。幸运的是,宋志平没有面临过这些意识形态的质疑。
粗壮的烟囱汩汩冒着青烟,路边的街道、建筑都蒙上一层灰尘,这是建材企业留给人的印象,“傻大憨粗”,成了它的代名词。行业太落后了,大家都想摘掉这顶帽子。而承认落后是走向进步的第一步。
这也就是宋志平谈论“创新”的原因。
行业技术落后、房地产市场萎缩导致的市场份额下降、环保压力,市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企业领袖改变现状。成就宋志平的,不仅是他的谋略、儒雅、包容,还有一个沉重、落后,渴望改变现状的中国建材行业。
“创新”,成了宋志平这位并购大师的使命。
美国商界传奇人物李·艾柯卡曾是宋志平崇拜的企业英雄。
“我理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午餐。我理解家庭温暖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认为,即使遇到天崩地裂也要勇往直前。”
艾柯卡的这段话一直激励着宋志平前行。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他都会想起艾柯卡身上这种反败为胜、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企业家精神。
1988年,艾柯卡在中国演讲时,宋志平得到了他的一张签名照。
那一年,宋志平32岁。
后来,宋志平提出整合优化的基本思路:整合,解决行业集中度和布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优化,解决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问题。如今,中国建材集团已经从整合走向优化的新阶段。
现在,宋志平更佩服日本的稻盛和夫,希望像他那样,用东方思想,儒家文化,做出一家“巨无霸”企业。
他依旧经常说起这句话:我们还要再往前走一步。
如果生命走向终点,他希望这样被人记住:一个绑在桅杆上眺望远方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