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0”峰会上,玻璃大佬们说了些啥
建材 2018-10-28 06:30:14 来源: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G30是由协会主导的,为行业30强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平台。所以要求企业的一把手一定要来参会,会议上定的事情,一定要重视并执行。”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加工玻璃领军企业家峰会(简称G30)上,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佰恒强调。“G30”峰会传出的信息,在玻璃行业里备受关注。那么,在今年的G30峰会上,加工玻璃行业的企业家们都讨论了哪些话题?他们的讨论对于玻璃行业未来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原片质量下滑加工企业愿为高品质买单 近些年来,地方、国家针对玻璃幕墙限制新规频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钢化玻璃自爆的频频发生,这对于玻璃深加工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钢化玻璃自爆率的增加,除了可以查找幕墙设计、安装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绕不过去原因,就是玻璃本身的质量缺陷。 9月中旬在厦门登陆的第14号台风“莫兰蒂”过后,一些海景房几乎整栋楼的窗玻璃都破损,空空的窗洞让人唏嘘。 福建新福兴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玉平说:“我们门窗幕墙的抗风压、结构、施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但出现问题后,大家都来找玻璃加工企业的不是,说玻璃有问题,但我们又拿原片厂家没辙。” 与会的企业家们达成的共识是,钢化玻璃自爆率的增加,与近些年玻璃原片质量的下滑有很大关系。 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廷发坦言,过去10年,平板玻璃企业的产品质量没有太大提高,而且个别产品质量还在下降,这就导致了钢化玻璃自爆率增加等问题。 为什么玻璃原片质量提不上去?曹廷发认为,是行业的无序竞争所致。张佰恒则认为,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关。经济发展忽高忽低,导致玻璃价格升降幅度太大,企业在燃料、原料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很多企业甚至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燃料。这不仅导致其污染物排放超标,也导致了玻璃原片的质量问题。另外,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还降低窑炉温度,这对加工后的钢化玻璃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台玻集团工程事业部总经理张政峰也认为,现在钢化玻璃自爆事件频发,根源在于平板玻璃原片的原料、燃料都有了很大改变。“台玻的原片价格较高,因为我们的原物料管理成本较高。假如说AGC旭硝子的管理成本是100元/吨,我们大约在50~70元/吨,但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成本基本在二三十元左右。”此外,矿脉的不稳定也是导致玻璃原片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有人说超白玻璃就不会自爆,但如果原物料管理不好,超白玻璃也会自爆。只要有微细杂质,在特殊环境下,就会自爆。”张政峰说。 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郦江东也承认,好的玻璃原片对砂子的要求是成分稳定、颗粒均匀,这几年来我国浮法玻璃的工艺水平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我前段时间刚去了日本,发现他们的幕墙用玻璃平整度非常好,成型水平、退火水平控制都非常好。” 难道我国的平板玻璃企业做不出高质量的玻璃原片吗?不是。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琦表示,他曾经和一些国内大型玻璃原片生产企业有过沟通,对方说可以提高质量,但成本会增加很多。 “其实我们深加工企业愿意多花钱,只要质量稳定,售价高一点真的无所谓。”愿意为高质量的原片多花钱,高琦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与会者的认同。 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林认为,针对目前加工玻璃在平整度和自爆率方面的问题,业主、幕墙公司和玻璃加工厂要求及理解各不相同,产生很多争执。各加工厂处理类似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建议G30内有一个统一的对外解释并与幕墙公司沟通而形成行业共识。 “G30峰会希望通过玻璃深加工企业的呼吁和行动,提高原片质量,从而解决后续的问题。实际上,高价购买原片,比后期维护的成本更低。”张佰恒在作会议总结时说,玻璃协会也在研究解决钢化玻璃自爆率增加的问题,并通过提高标准、加大评估力度等手段,在行业里建立优质优价的理念和体系。 原片涨价太快协会建议通过期货降低风险 自今年7月以来,玻璃原片企业奏起了涨价狂想曲,价格的一路飙升,让平板玻璃企业感到了久违的快乐,而对于加工玻璃企业来说,短时间内原片价格的猛涨,让他们感到有些吃不消。南玻集团在第四届G30峰会上提出的议案即有关于此。 “近年来,浮法原片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但自2016年8月份起,华南区域浮法原片价格快速上涨,最高达到了2200元/吨的高位,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原片价格的上涨,最终深加工产品面临着上调价格的问题。”南玻集团技术总监许武毅认为,针对已签未加工合同,行业企业应共同向客户发出声音,传递成本快速上涨对终端产品价格的影响。 为此,南玻集团提出了解决办法:一是针对已签合同客户未下单的订单,行业企业应向客户传递成本上升的问题,争取价格能够上调,共同维护行业利益;二是根据浮法原片上涨情况,合理制订产品销售价格,避免低价竞争;三是收严合同商务条款,规避资金风险,减少账期。 广东南亮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铭波认为,这一议案提得非常好。“浮法玻璃企业经常开会,开一次会就涨一次价,并不是浮法原片涨价,我们加工企业就能跟着涨价的。” 事实上,在这之前,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已经针对原片涨价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月18日,广东省玻璃行业协会向下游门窗幕墙企业、房地产商发出了一份《关于浮法原片大幅涨价导致工程玻璃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经营艰难的告知函》,期望对方能够体谅和理解当前工程玻璃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友好协商重新商议工程玻璃的价格。 “这封信发出后,还是有用的。老的合同已经没办法了,再流血也要执行。一些新客户在和我们谈判时,都说见过这封信,也知道原片涨价厉害,客户都能接受,起码客户知道我们的困难,相对容易接受我们的涨价。”佛山市中南罗森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成田说。 东莞市银通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永宁对于行业形势则比较乐观,“只要把内功做好,走下去不会很艰难”。不过,他希望行业协会能更理性地引导平板玻璃企业价格,这样对原片、深加工企业都有帮助。涨得太快、降得太快都会出问题。 张佰恒表示,“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协会来说,原片厂家和深加工企业任何一方出现亏损,都是协会不愿看到的,并建议企业多寻找一些方法规避风险。 张佰恒提醒加工玻璃企业,玻璃期货可以很好地规避原片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风险。“玻璃深加工企业应该要关注玻璃期货、更多地参与期货交易,这样能够对冲原片价格上涨给自己带来的经营风险。协会也在与郑州商品交易所沟通,看能否改变期货交易规则,由按吨计量改为按厚度计算,这样更有利于加工玻璃企业参与期货交易,通过玻璃期货降低深加工企业的成本风险。” 解决应收账款行业要统一行动 每年的加工玻璃领军企业家峰会上,“应收账款”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是避不开的。今年的G30峰会上,中山市格兰特实业有限公司、安徽蓝实玻璃集团都提出了关于“解决超期应收账款,付款后提货”的议案。 不过,对于让下游企业“先付款后提货”的提议,一些参与企业表示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付款提货我也希望能做到,但这个行业的欠款都是一环扣一环,幕墙公司如果都没收到什么钱,他怎么可能把钱提前付给玻璃企业?我觉得首先应该抓的是超期应收款,很多客户到了账期也不付钱,30强企业应对这些客户有一个集体制约手段。”南方某玻璃企业负责人说。 万永宁也认为,对于应收款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那些合同执行得比较健康的公司,并不适用这一条款。 林成田也表示,先付款后发货是理想状态,但不太可能,做起来不容易,但并非做不到。“陶瓷、型材都做到了先付款后发货,同样是建材,玻璃为什么就不能?” 张佰恒介绍说,平板玻璃和光伏玻璃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做得比较好。过去平板玻璃企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基本实现了现款现货,有的还是预付款,调整得比较好。光伏玻璃曾经集体“暴动”了一次,因为这个行业集中度高,短短两个月,超期应收款的问题就解决了。而加工玻璃企业比较分散,数量多,应从自身做起,尽量做到现款现货,减少承兑。 “对于超期仍不付款的下游企业,我们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诚信体系,统一拒绝向超期不付款的企业供货。”安徽蓝实玻璃集团董事长兰润年呼吁,行业内应该行动起来,尤其是深加工30强企业更应该联合起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合理竞争方式,提高货款的兑现力度,保证良性循环;同时使用相对手段解决超期应收账款问题,让企业有发展动力和研发创新的活力,从而使深加工行业健康发展。 “玻璃在建筑成本上所占的份额不大,门窗才一两千元一平米,只要我们团结起来,这方面的工作是可以做的。起码上次峰会提出不收商业承兑汇票,现在基本都做到了。”张佰恒认为,行业氛围的形成首先需要30强企业统一行动。 加强品牌建设走出经营迷局 与其他行业相比,玻璃行业讲“品牌”讲得太少了。可喜的是,在第四届G30峰会上,企业、协会、专家都把这个词拎了出来。 “玻璃深加工业品牌贡献率较低,价格贡献率较高,这就说明了企业对品牌建设的意识明显不足,仅仅依靠价格战来实现经济效益,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观念背道而驰。”江苏碧海安全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康虽然没能到峰会现场,但在提交给玻璃协会的议案里,他明确提出,加强品牌建设是玻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的竞争,说白了就是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也就是品牌的竞争,竞的是品质,争的是服务。品牌建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依托,能够合理有序地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运行。”杜康的议案里如此表述。 然而,对于玻璃企业来说,做品牌显得尤为困难。台玻集团张政峰说:“浮法原片做品牌很难,因为最终端用户不了解,这一点对于大集团来说也没办法。”他表示,要建立起终端客户对品牌的信赖,产品质量必须要有很高的水准,仅这一点对很多企业来说就已经很困难。 “过去玻璃企业的经营模式还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转变过来,尤其是原片,只不过由国营改私营。60%以上还是通过中间商销售,对市场、利润的控制难度大。”张佰恒认为,销售模式也制约了玻璃企业的品牌建设。 在题为《走出迷局的浅思考》的演讲里,上海有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李越指出,玻璃行业发展模式雷同,远离了终端客户的需求,更多的是做B2B的生意,真正能够引领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的企业几乎没有,领军企业也已触及发展的“天花板”。 “重规模、轻能力;重资产,轻运营;重产品,轻服务;重订单,轻需求;重销售,轻品牌;重成本,轻诚信;重模仿,轻创新。”李越直言不讳地诊断出当前我国玻璃企业存在的症状。 他建议玻璃企业竞争要回归本质,以净利润、现金流、投资收益率为考量指标,通过改变发展模式、差异化创新、增效降本、加强品牌建设,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当然,这需要长期的努力。”李越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