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产业升级动能转换 淘汰800多万吨水泥

建材 2018-10-28 06:34: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腾笼换凤”到先进制造业优势再造,无锡重振产业雄风,扭转经济下滑的路径备受关注。记者最近采访了解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人一步,促进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一着不让,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是无锡工业经济再度振兴的关键所在。 

          “三去一降”腾笼换凤“四化理念”引领转型       2007年,无锡太湖水污染危机爆发,无锡被迫率先走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华莱坞——无锡国家级数字电影产业园的崛起,就是无锡去产能、实现“腾笼换凤”的一个典型案例。“华莱坞”的前身是无锡最大的轧钢厂——雪浪轧钢厂。蓝藻危机后,无锡2819家“五小”和“三高两低”企业陆续关停。位于太湖岸边的雪浪轧钢厂也在关停之列。       关停后的雪浪轧钢厂被打造成为数字电影产业园。虽然外界对“华莱坞”这个名字还很陌生,但提起《三打白骨精》《捉妖记》《武媚娘传奇》《魔兽》等大片名剧,很多人都知晓。而这些大片名剧都曾在华莱坞这里拍摄和制作。       “今年上半年,‘华莱坞’上缴税收2.18亿元,这比过去轧钢厂最红火时一年缴纳的税收还多。”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经理施娟说,“2013年开园以来,园区已聚集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影视企业,拍摄和制作的影视剧300多部。”       从钢材生产到数字电影制作,是制造业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绿色、高端产业转型。无锡市市长汪泉介绍,过去几年,无锡累计化解近400万吨钢铁、淘汰800多万吨水泥、22万多吨化纤以及大量印染、造纸、皮革等产能,以此推动产业调整升级,实现“腾笼换凤”。       与此同时,无锡还化解了800多亿元的不良贷款,将商品住宅去化周期由2015年初的24个月降至目前的8个月,今年又给企业送出约200亿元的降成本“大礼包”,“大手笔”为企业减负,让企业“轻装上阵”。       去年起,无锡响亮提出以“四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了无锡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路径。一批企业在改造中升级成为行业龙头。       无锡一棉纺织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万锭用工降至25人以内,是早年用工量的六分之一;海澜集团专注于品牌运营、智能物流和市场终端管理,成为国内服装市值最高企业;长电科技上演“蛇吞象”,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跻身全球集成电路封测业第一阵营。       在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上,无锡有1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占江苏省44家入围企业的29.5%,这13家锡企清一色均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集团;22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9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科技创新”一招制胜“单打冠军”遍地开花       科技创新是这一轮无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批新兴产业在这一“引擎”的带动下蓬勃发展,有的呈现出裂变式的增长。       2年销售额实现160倍增长,成立仅6年就成功挂牌新三板,这是无锡一家机械设备制造商——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造的“速度”,而其原动力就是科技创新。       奥特维2010年成立,由两名“70后”科技工作者创立。2012年,两人研发出太阳能电池片全自动串焊机,第二年投入生产并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一台奥特维全自动串焊机可以代替30至40个焊接工,且各项指标都与欧美进口设备不相上下,很快获得行业认可。2015年,奥特维销售收入飙升至4.8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160倍,获得净利润约5800万元。       无锡目前土地开发强度已达32%,到2020年每年可用新增建设用地仅为1万亩。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制约日益加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换发展动能,是必由之路。       为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无锡使出各种招数,包括税收优惠、风险贷款补偿、引导资金扶持、引进人才奖励等等。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建平说,2015年,无锡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51%,已连续多年位列江苏省第一位。       为了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无锡转化,无锡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已有校企产学研合作联盟727家。无锡惠山区区长李秋峰介绍,在惠山,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产学研合作项目,即“一镇一院一产业”。       为推动科技创新,无锡还广建各种科技载体,各级政府主导建设的创新创业载体总面积已有约590万平方米;积极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如“蛟龙号”深潜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项目;实施“太湖人才”计划,集聚国内外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依靠科技创新,无锡崛起一批细分行业的领军企业。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陈金虎说:“仅在江阴,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就有100家左右。”另据无锡市政府提供的数据,在科技创新带动下,2015年无锡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新兴产业成为无锡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力军”。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奠基跨国企业未来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企业国际化是无锡产业重振的另一条路径。       2007年,无锡红豆集团联手光明等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附近购买了11.13平方公里土地,拟按中国开发区的模式打造一个柬埔寨的经济特区。近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乘势而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还创造性地将国内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做法照搬到西港特区。截至目前,特区已吸引102家企业入驻,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85家。       “建设西港特区,对红豆而言也是产业服务化、国际化的过程。”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红豆走出去,不是简单地将国内产能转移到国外,而是在异国他乡搭建一个中国式的服务平台,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成功几率。”       在无锡,像红豆这样走出去发展的企业还有不少,如华西集团在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9家境外企业;无锡宁朗投资有限公司在泰国投资设厂。无锡市商务局局长汪行介绍,无锡2015年对外投资达1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汪泉说,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仅突破了人力、土地成本和环境容量的瓶颈,规避了各种贸易壁垒,也有利于发展总部经济,助力本土企业成长为跨国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