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G20杭州峰会成果解读
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及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在杭州召开了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的峰会。本次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和《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就推动创新、结构性改革、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议题达成共识,为世界经济开辟了新道路,拓展了新边界。
——创新驱动
峰会成果: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帮助成员国打造创新生态系统,G20首次围绕创新采取行动,通过了《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制定鼓励创新的指导原则和行动,鼓励采取支持创新的战略、政策和措施,将致力于支持科技创新投资,建立G20在线创新政策实践交流社区,发布由经合组织起草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报告》,同创新伙伴和利益攸关方开展密切对话,同时鼓励讨论开放科学,寻找应对全球挑战的创新型解决方案。
政策解读:创新是指在技术、产品或流程中体现出能创造价值的新理念,包括推出新的或明显改进的产品、商品或服务,源自创意和技术进步的工艺流程,在商业实践、生产方式或对外关系中采用的新的营销或组织方式。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创新是走出危机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唯一来源。杭州峰会倡导“创新驱动型增长”,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本次峰会从创新机制入手,紧抓新工业革命的机遇,结合数字经济等领域,提出全方位的G20全球创新增长的具体行动计划,制定出一系列创新增长的蓝图。G20杭州峰会让创新最大程度地应用于世界经济的具体行动当中,形成“协同、合作、开放、包容”的长效创新机制,推动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
相关建议:一是加强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各国在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消除阻碍创新资源流动的障碍,推动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提升各国对创新资源的获得性。二是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工业革命以科技的融合为标志,模糊了物理、数字和生物的界限,材料、信息、生物、能源等各学科的融合将成为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我国应当立足现有学科优势,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引领新工业革命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共享等不仅能够推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进步,而且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变化的人才,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结构性改革
峰会成果: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问题,过去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过度依赖的传统要素增长已难以为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重申了结构性改革对提高G20成员生产率、潜在产出以及促进创新增长的关键作用,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核准了9个改革优先领域及48项指导意见,并制订一套指标体系组成的量化框架,以帮助监测和评估我们在结构性改革方面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去除阻碍经济增长的痼疾。
政策解读:结构性改革议题早在2008年华盛顿峰会就已经提出,但一直没有落实。直到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才明确结构性改革议程目标,但整体改革进程、成效方面与预期差距较大。我国一直高度重视G20结构性改革,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就提出各国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上进一步指出,落实全面增长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结构性改革;2015年安塔利亚峰会后,中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推进进行结构性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着力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本次峰会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优先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将全面提升结构性改革在G20框架内的政策地位与引领作用。落实杭州行动计划,G20进一步凝聚结构性改革共识,制定结构性改革路线图,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面临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
相关建议:一是继续深化结构性改革。我国实施的结构性改革在市场机制的建立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此相关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还较为滞后。因此,未来应当继续深化结构性改革,协同推进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二是不断总结我国结构性改革经验。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陆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这些经验可以为各国推进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因此,应当系统总结我国在结构性改革方面的经验和问题,为各国促进贸易与投资、改革劳动力市场、鼓励创业创新等提供帮助。三是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面对各国结构性改革不充分带来的挑战,我国应当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空间。
——新工业革命
峰会成果:为促进新工业革命发展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G20杭州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制定了推进新工业革命议程的指导原则和行动。G20将就新工业革命及其相关研究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推动中小企业从新工业革命中获益,应对就业和劳动力技能方面的挑战,加强标准合作,就新工业基础设施深化交流与合作,确保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G20成员加入的多边条约及协定保护知识产权,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政策解读:新工业革命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转变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增强现实、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很多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技术进步正在推动智能制造、个性定制、协同生产和其他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等都是这场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
相关建议:一是加强对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分析。新工业革命将对生产流程、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驱动。因此,应加强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研究,全面评估新工业革命给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二是超前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新工业革命需要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而目前我国在工作母机、重大设备和生产线等硬装备以及管理模式、软件、信息、标准和网络等软装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当超前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超前布局,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数字经济
峰会成果:为共同利用数字机遇,应对数字挑战,推进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增长,G20杭州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G20将通过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释放数字经济潜力,包括根据“连通2020议程”,重申在2020年前新增15亿人联网并获得互联网服务的目标;通过扩大的和可负担的宽带接入,提升宽带质量;促进信息流动以实现经济增长、信任和安全;确认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尊重用于保护隐私和个人数据的可适用框架;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引进投资;支持创业,促进数字化转型;鼓励电子商务合作;增强数字包容性,推行支持中小微企业更有效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的政策等。
政策解读:数字经济是习近平主席提到的“新动能”的一个重点,也是G20峰会中各国政界和企业关注的焦点。按照埃森哲咨询公司的定义,数字经济是指各类数字化投入带来的全部经济产出。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字经济展望2015》报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重点,34个OECD国家中已经有27个都制定了国家信息化战略。目前,美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9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3%,位居全球第一。可见,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各国竞争的焦点。2015年,数字经济在我国GDP的占比为10.5%,预计到2020年,数字经济对我国GDP贡献将达到3.5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13.3%,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关建议:一是统筹落实好现有政策。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文件,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应当统筹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二是加强国际交流不断增进共识。数字经济发展涉及各国外交、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应当加强与各国的沟通与交流,力争在跨境数据、关税、跨境电商、安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减少分歧,达成更多共识。三是牵头建立数字经济新规则。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重要的互联网大国,诞生了阿里、百度、腾讯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数字经济领域具有一定话语权。因此,我国在参与世界经济贸易中,应该逐渐转变角色,从参与、适应逐步转变为引领数字经济国际新规则的制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