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瓷片厂家数量缩水 部分生产线瓷片改地砖
从上世纪70年代淄博产区初立雏形,到今天的全国第二大产区,淄博的瓷片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引人关注。无论是从瓷片改为地砖,又或是限产之下放弃瓷片保地砖,都说明一个事实,淄博瓷片规模由于内外压力已经萎缩。
厂家变贴牌,淄博瓷片企业数量跳水
“大体估算,淄博瓷片在全国的市场份额去了6成。”淄博新博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锋分析说道。而记者在产区走访了解到,淄博在十几年间瓷片发展可以说大起大落。
2003年前后,淄博掀起大上瓷片生产线的热潮,一些大型的专业瓷片生产企业纷纷建立,使瓷片生产迈入了现代化的大生产行列。而到了2006年前后,随着辊筒印花机的普遍应用,淄博产区的瓷片更是迎来跳跃式的发展,“表面纹理和花色图案更趋细腻、多变。”淄博佳汇建陶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亮回忆,那个时期已经开始注重空间应用效果,规格也是变化多端。在进入2012年前后,一方面是受惠于当时经济环境,而喷墨印花机的使用则是在技术上提供了支持,淄博瓷片达到顶峰。在这个阶段,因为原料上的优势(透辉石)以及研发更新上的能力,淄博瓷片口碑超越了佛山。
但是,顶峰之后往往遭遇“廉颇老矣”的困境。
由于临沂、河南等周边产区的产能优势,淄博瓷片成本偏高在竞争中导致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压。孙亮介绍,淄博最大的瓷片生产线日产量在18000m²左右,而在临沂、河南等产区日产量40000m²也不足为奇。
不仅如此,除了外产区的压力,地砖也加入了瓷片的竞争当中,地砖上墙、地爬壁也在挤压原来瓷片的市场份额。
从2014年开始,淄博产区就有厂家将生产线从瓷片改为地砖。2016年,由于环保压力、退城进园等政府大规划下,瓷片生产厂家数量进一步缩减,而原本能够自主生产墙、地砖的企业,在限产下也会优先保留地砖,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厂家为弥补产品缺口,选择到其他厂家或是外产区进行代工,从而厂家变贴牌。
而且由于长期的贴牌环境,直接导致淄博瓷片企业普遍服务于贴牌,厂牌相对弱势。
喷墨冲击市场,但撼动不了瓷片的核心优势
业内普遍认为,在2012、2013年期间喷墨印花机的使用是淄博瓷片的一个分水岭。
“当时一些瓷片企业濒临倒闭,”宋锋回忆说到,“使用辊筒和丝网,下单要有一定的量,但是喷墨就相对灵活,成本也随之降低。”这种说法被普遍认可,“喷墨印花机救活了很多企业。”孙亮说到。
而喷墨印花机也被其它产区所使用,临沂、河南等产区很快凭借其产能优势,挥舞着低价的利剑在市场里拼杀并迅速形成攻城略地之势,淄博原本的瓷片份额被瓜分。而2016年情况又有些不同,佛山瓷片私抛厂家降价,也加入了价格战之中。
那么,在临沂、河南的夹击之下,瓷片是否会最终退出淄博产区,过去将近40年建立的底蕴和优势会逐渐丧失?
“量会被取代,无形资产是不可能的。”贴牌商吴先生说道,他认为,这种无形资产就在于淄博产区的研发能力,整体环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淄博)陶瓷总部和财富陶瓷城这样的平台存在,全国各地的精英聚集在这里,中国目前作为展示基地只有佛山和淄博两个地区。
“可以说,淄博瓷片无论是工艺还是花色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宋锋分析说。他认为,釉面质量、坯体都优于外产区,而由于淄博瓷片生产线普遍较小,工艺调整更加灵活,品质也会更加稳定,“下陷釉、糖果釉,金丝、银线等效果都是淄博首创的。”宋锋举例说到。
“真正的优势在于整体思路和研发能力。”孙亮认为这才是淄博产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核心竞争力目前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过去一些有思路的贴牌商对淄博产品创新研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在更多是厂家自身主导去引领市场。”
此外,宋锋认为,产业配套也是淄博瓷片持续领先的原因。“上游的网板、模具、色釉料,都为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与瓷片相配套的腰线、花片都已经非常专业并且形成规模,这些在外产区都是短期不能赶超的。”宋锋补充说道。
从哪里突围?创新,从空间应用抢占市场
“做瓷片非常辛苦。”孙亮感慨,从2001年办厂专业做瓷片以来,他见证太多企业乘兴而来,铩羽而归。而立足于今天的淄博产区,在产品层面的价格策略已经山穷水尽的情况下,打破同质化现象就成了淄博瓷片厂家当务之急,孙亮认为想要突围,至少要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发力。
孙亮认为,纵向主要指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来提高产品价值,在瓷片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赋予更多艺术和文化内涵,为市场提供更多具有个性、高档、时尚特性的产品。“而我们目前推出的500×1000(mm)、400×1200(mm)等规格产品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研发出来的,多重工艺叠加,这种产品拿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难以复制的。”
对于创新,淄博金狮王科技陶瓷有限公司总工艺师姚奇恒不谋而合。“我们选择铺贴瓷砖,其中除了它的功能性还包含它的美观性文化感。”姚奇恒进一步分析说,“创新不是在简单改变几个花色、图案,而是从终端洞悉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就像防滑、抗菌、远红外、除臭、除甲醛、负离子等功能性产品的研发一样,先看到需求再从从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思路去做产品,才能提高瓷砖产品的附加值,要从整体的设计去看这个问题。”
与此同时,孙亮认为,提高附加值也是淘汰落后产品的一个过程,他回忆,“佳汇此前研发的一款300×900(mm)三合一内墙砖,有人拿着样品到外产区找厂家做,颜色、质感上有差异,但是单片价格要差几元钱,我们最终就放弃了,转而研发更高端的不能够被复制的产品。”
此外,孙亮看来,横向上的突破就是指扩大应用范围,他称之为“空间争夺战”。
“以前提到瓷片就想到主要应用到厨房、卫生间,我们现在在应用空间上做突破。”孙亮说道,他表示“空间争夺战”意为把瓷片的适用范围大大扩大,而应用空间扩展了,那么用量也会随之上升,“比如500×1000(mm),就比较适用于大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淄博产区由于生产线制约,提升附加值、做品牌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而至于瓷片是否能够重新打出一片天地,未来三年内,也就是退城进园之后,自然会有一个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