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调控不是”一刀切” 发展重点转向提质增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严控规模,补贴退坡,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控并不是“一刀切”,除了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在保证消纳、满足质量安全等要求的情况下,其他项目都是放开的。政策目的是将光伏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来。
有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控规模是本次各方关注的焦点。《通知》明确,今年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同时,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我国光伏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控制光伏规模已经成为“必选题”。
在补贴上,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总计达到1127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达455亿元,且呈逐年扩大趋势,直接影响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如果这种超常增长继续,财政补贴缺口将持续扩大,会对行业发展带来更加不利的影响。”上述负责人坦言。
在消纳上,随着光伏发电的迅猛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限电问题。2016年全国弃光率为11%,2017年弃光率下降至6%,虽有好转,但仍不稳固。
产能方面,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高速增长的刺激下,光伏制造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光伏制造产能过剩问题、产品和电站建设质量问题也有显现。
“上述问题不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引导市场和行业根据新形势调整发展思路,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从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通知》的出台并非“急刹车”。相关部门从去年底就开始着手政策制定、文件起草工作,并通过今年2月份的征求意见会、4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征求意见。《通知》的出台有利于缓解财政补贴压力,解决消纳问题,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地方降低非技术成本,改善营商环境,长远看有利于产业发展。
至于“一刀切”问题,《通知》对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进行了优化,采取了分类调控方式:对需要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建设规模合理控制增量;对领跑基地项目视调控情况酌情安排;对光伏扶贫和不需国家补贴项目大力支持,有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