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电力建设 缔造“晋江奇迹”

能源 2018-06-28 09:57:02 来源:中电新闻网

华灯初上的晋江五店市街区,曼妙的光斑投映在红砖铜瓦的古建之上,融入广厦林立的都市核心,尽显侨乡特有的多元风貌。霓虹变幻的世纪大道,串起晋江7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也彰显出“品牌之都”的梦想荣光。

彼时“停五开二”的电荒记忆已然尘封,却化为晋江电力人不断赶超的行进动力。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在七下晋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五个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自此,“晋江经验”成为了加快改革、全面发展的时代标杆。

从率先开拓BOT模式兴建地方电厂,到先行创下一年4座110千伏变电站投产的“晋江速度”,从自筹资金高标准完成农网改造,到适度超前的电网规划建设,电力架设起晋江腾飞的历史支点,又以跨越发展的触角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改革变迁,并缔造着“晋江经验”新的内涵。

一家管电 多家办电 外资办电 电力建设上演“晋江速度”

改革开放的号召激活了沉寂在晋江人血脉中的市场意识。这一受困于人多地少、土壤贫瘠的农业穷县,闯出了一条以加工制造为特色优势的发展道路。晋江人逐渐尝到了贸易的甜头,并形成了一乡镇一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1992年,晋江撤县立市,“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在晋江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模本。

经济快速崛起的背后,是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初期,晋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幅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水平,最高时涨幅接近30%。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电力基础建设的极度薄弱。电力输入全靠省网供应,因指标受控造成缺电情况异常严重,“停五开二”的电荒局面在下属乡镇中甚为普遍。

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成为晋江电力人矢志不渝的信念与执着:加速电源开发,夯实电网建设势在必行。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进程,晋江电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超常规的处理方式。当前国家推动的一些重要改革举措,早在多年前的晋江就已经有了探索实践。”福建能源监管办专员张建平说。

广掀热潮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于1992年便落地晋江。曾参与项目建设的晋江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何育晓回忆道,晋江市供电公司根据“一家管电、多家办电、积极鼓励外资办电”政策,决定筹建晋源柴油机电厂,作为晋江市境内的调剂电源进行调峰补缺。“我们充分发挥晋江侨乡的优势,采用BOT经营模式,依托政府优惠政策,与政府部门形成联动,积极引入外资办电。”为弥补资金不足,晋源柴油机发电有限公司还采取向国外融资的方式,通过香港CCIC(中芝兴业)财务有限公司向5个国家贷款,并纳入国家外债计划。“这种BOT经营模式在福建省电力系统尚属首创,与常规的自负盈亏模式相比,前者具有融资快、见效快等特点,为短期内解决资金紧缺、电力供应问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晋源柴油机电厂调峰补缺作用明显,有效缓解了当时晋江缺电严重的局面。

敏锐捕捉到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晋江电网在追赶经济增速的同时,愈发感受到超前规划建设的必要。晋江市供电公司也由此成为福建省最早进行电网规划的县级供电企业。“晋江电力超前提出取消35千伏电压等级,直接建设110千伏电压等级的县级配电网。”晋江市供电公司原副总经理陈维加说,这一理念得到了晋江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肯定和大力支持。旋即,根据“科学规划、超前建设、负债经营、高效管理”的电力建设基本方针,一场规模宏大的电力基础设施攻坚战在晋江大地打响。

1994年是值得记入晋江电力发展史册的一年。磁灶、青阳、安海、内坑4个110千伏变电站一年之内同时建成投产,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全国罕见。2003年,220千伏晋中变电站(现罗塘变电站)1号主变投产送电,更是以“百日攻坚战”创下了福建省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周期的最短纪录。

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更需坚强电网的支撑,晋江电网始终坚持“以电养电,适度超前”的原则,滚动式加快电网建设,以每年2座110千伏变电站投产的速度,为晋江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保驾护航。时至今日,晋江区域内共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9座、110千伏变电站46座,已形成“电网等级涵盖110千伏、220千伏及500千伏,调峰与大机组发电兼顾”的坚强电网结构。

农网改造和两改一同价 为民营经济飞跃提供动力保障

森森古榕,清清澄溪。晋江市金井镇三坑村早在20世纪初便是泉州南门外著名的侨乡。步入村内,处处红砖洋楼的精致景观散发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悠闲意志。三坑村作为农网改造试点之一,于2000年便率先实现了高标准改造的实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至今追忆起当时农网改造“盛况”,原金井镇供电所所长、现晋江市供电公司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赖建新仍心潮澎湃。

“农网改造是为农民做的最大实事。”赖建新回忆,随着晋江撤县建市,晋江市逐步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轨,同时,晋江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农村用电需求发展迅猛。为缓解10千伏配网供电瓶颈,一场电力农网改造的变革随之在这片民营经济的热土上迅速全面铺开。“农网改造之前,晋江各村的用电管理均由村委会承包,村电工负责核算用电成本并确定该村的最终电费。供电公司只是每月将全村基础电费总额告知村委会,由村委会统一收取。”赖建新说,当时农村电网水平相当落后,线损率很高,为覆盖电价成本、维护费用,普通村的电价一般每千瓦时1元钱,有一些管理不善的村电费单价高至每千瓦时1.5元。

1998年,全国统一的农网改造工程建设启动之前,晋江市供电公司率先开启了试点改造工程,提前摸底排查,全面了解农村电网用电情况数据和设备资产产权,并通过与乡镇政府确立沟通联动机制,依靠政府推动农网改造,实现农村用电服务和管理的良性循环。另外,通过分析前3年的用电量、用电负荷及增长趋势,该公司按照五年规划进行农网改造技术设计,所有导线均采用绝缘化导线,低压主线路线径最大做到240毫米,变压器采用250及315千伏安的大容量配备。 “改造后的晋江农网实现了供电半径小于500米,村村都有服务驿站,户户随时可用三相电。”赖建新说,这些硬件设备一直使用至今,很少有故障发生,“高质量的建设标准和规划意识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为减轻农民负担,发起“两改一同价”。在此前试点的基础上,晋江市供电公司于2000年开始大规模推进农网改造工程。该公司党建工作部主任庄东程告诉记者,晋江农网改造工程采用高标准的设备和施工工艺,从当时来看,投入资金是国家制定标准的2倍。至2002年夏,晋江市供电公司共自筹资金2.82亿元,完成270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将线损率从平均20%左右降至5%以下,至今保持在2%~3%左右。两改一同价后,居民用电从原来的每千瓦时1元左右降至0.52元。“农网改造和两改一同价的完成,为当时及今后十余年晋江民营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作出批示,“眼睛不要只盯在大城市,中国更宜发展中心城市及城镇。”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原有的分散生产生活格局发生了变化,对电网建设和规划又提出了高质量的新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晋江市供电公司积极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发展,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水平。同时,为确保新城镇化建设用电无忧,晋江市供电公司将电网建设规划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相结合,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全力满足建设进程用电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