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福传》看国产动画应该保留西方壳还是中国芯

时尚 2017-08-02 15:51:00 来源:凤凰音乐

  国产动画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

  2017年的暑期档差不多过了一半,我们能够看到的国产动画电影也是慢慢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精彩出来。

  冷峭玄奇的《大护法》率先演绎了一个黑色系的泼墨世界,用一种很中国化的表现形式讲述了一个很不中国的玄幻故事。

  这个故事有点怪,怪到你不会用简单的喜欢和不喜欢来评价它。但在你认真看完以后,在各路影评家的深刻解读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故事有自己的魂。这似乎是我从这部很没有中国味的国产动画电影上看到的最好的东西。

  然后,是制作精良,巧妙融合传统茶文化的《阿唐奇遇》以及热门IP改编的《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加上脱胎于道家文化和精神内核的《豆福传》。

  有人说,在中国以国家力量扶持中国动画产业的十几年后,在《大圣归来》火爆点燃了国产动画人的精气神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终于成了今年国漫创作的主旋律。这个说法应该会有很多人认同。

  但更有意义的事情,似乎在于,我们可以从这些热闹纷呈却又各有风格的国产动画电影中看到一种叫做文化自信的东西。

  是的!在技术上,我们仍然在学习和更加专注与更加专业地向西方取经,几乎所有的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团队都会告诉大家,在技术上如何获得国外先进技术和团队的帮助和支持,而大多数动画的主创,也从不讳言自己在西方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那么,我所说的,国产动画的文化自信又是从哪里来的?

  说明: 从《豆福传》看,国产动画应该保留西方壳还是中国芯?

  从经历生老病死做《豆福传》的邹燚说起

  事实上,当我们看这些年的国产动画的主创的访谈时,都会看到很多很有趣也很血肉的内容。比如说关于《大圣归来》的田晓鹏等,《大鱼海棠》的梁旋、张春,《大护法》的不思凡等等,而正在上映的《豆福传》主创邹燚,在谈到《豆福传》的创作中经历的磨难时,却是正好能够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国产动画人在学习借鉴西方的过程中,是如何在生老病死的磨难中产生出自己的魂的。

  邹燚2012年去南极采风后正式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豆福传》。写好以后,2013年他和扫把去青城山、武当山还有宏村采风,一个完成了剧本,一个完成了前期的概念设计。

  说明: 从《豆福传》看,国产动画应该保留西方壳还是中国芯?

  然后,他去了美国找了皮克斯和梦工厂做前期故事板和概念设计的艺术家到中国来。但到了确定故事大纲和核心部分的时候,美国老师和动画专家都反对他把两个世界揉到一起讲故事的方式,于是直接改掉了故事大纲。

  邹燚提到自己当时的想法:“我想,他们既然做了这么多动画电影,怎么说也是很专业的,为了让片子最后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电影,我还是妥协了。但故事如果不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的话,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这应该是我犯的最大一个错误,因为后来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自己心里这道坎。”

  “美国团队走了以后,我回过头来再看这个故事,呃……挺有趣的一个故事,变得有点无趣和老套了,所以我就想把故事给改回来。当我改的时候才发现,美国人在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逻辑性是很强的,一环扣一环,我这么一改,只要一个地方断了线,所有的地方都连不起来,等于说要全部重新来过,从头到尾相关的部分全部都要改。前思后想,最后我还是决定全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一遍(这也是我觉得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坚持下来以后,前期修改花掉了很多时间,无形中增加了整个电影的周期和制作成本,确实也走了很多弯路,不过这个过程也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吧!”

  说明: 从《豆福传》看,国产动画应该保留西方壳还是中国芯?

  “2014年下半年进入制作,故事又边做边修改,反反复复了很多次,到2016年,这个过程就更艰辛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进度和预算都无法保证,投资人的担忧越来越大,我觉得很能理解,毕竟投了这么多钱,谁都不能保证有很好的收益。但经过了团队努力,到2017年4月制作还是如期完成,完成了一个由中国团队主导的国际动画电影项目。这近三年的时间,团队真是特别辛苦,到现在大家能看到的电影品质,我想是完全能对得起这个投资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