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要有更灵活调控手段
既要继续推进去杠杆,为金融机构减轻压力,保证金融市场不出现大的风险,又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放宽,保证企业的资金“血脉”不出现梗阻。特别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更要防止在去杠杆政策导向下被忽视,导致“底层经济”运转失灵。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公布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到今年6月底,本外币贷款余额1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其中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在经济工作中一直坚持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努力推进去杠杆的政策,从央行公布的上半年新增贷款来看,这一调控政策得到了比较坚决的执行,人民币信贷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出现大幅度上涨,总体上处在可控范围。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中,由政府掌握的货币政策“龙头”的松紧,都体现了政府意志作用于经济运行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表现得较为宽松,市场上流动性供应充沛,无论是地方政府引导下的投资还是企业运作,在强大的金融信贷支持下,投资兴旺,企业资金充足,就业也能得到保证。但是,由于企业生产与市场未能做到完全匹配,这种宽信贷政策对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并不是完全正向的能量,反而导致投资效率不高、产能过剩,过多的流动性轻易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过快增高,并传导于整个消费市场。最近几年,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因此,中央政府提出去杠杆的目标,严控货币信贷随意增加,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方针,并已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金融作为经济的镜像反映,目前信贷的平稳,固然表明了去杠杆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企业在资金运筹上面临的紧张局面。进入今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经济面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就国内经济来说,在经济转型以后,虽然中央一直在努力促进消费活跃,将消费作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在一般的消费品基本饱和以后,仅靠国内产品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而外贸则面临着可能滞涨的不确定因素。面对这种情景,我国的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以更灵活的调控手段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情况。
今年的货币政策总体上依然偏紧,但紧中已经有松。从今年6月开始,适当放宽货币政策的呼声不仅在民间逐渐升高,而且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6月19日,央行官网刊发央行研究局的一篇工作论文,多次提出要降低银行准备金率。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支持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小微信贷供给能力。6月24日,央行作出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率0.5%的决定。6月25日,央行、银保监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货币政策微调的步子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年下半年内我国企业能够平稳度过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期,搭建起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且能够有所作为的平台。
既要继续推进去杠杆,为金融机构减轻压力,保证金融市场不出现大的风险,特别要通过去杠杆遏制地方债务继续加码的可能性,又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放宽,保证企业的资金“血脉”不出现梗阻。特别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微企业,更要防止在去杠杆政策导向下被忽视,导致“底层经济”运转失灵。这两方面的要求看似矛盾,但都应当是好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负债能力差异比较大,有的地区可能债务风险已经比较明显,但有的地区还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银行信贷,来保证企业运转、促进就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增长。
本报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