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一部分人选择使用现金的权利
路边摊买个水果,被告知只能扫码支付;便利店买杯咖啡,遭商家拒收现金……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开始遭遇类似尴尬,但你是否想过这种行为其实是违法的。近日,央行再次出手治理“强制无现金”乱象,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现金,不得损害人民币的法定地位。
近年来,“无现金”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金融理财,只要掏出手机戳戳点点,都能分分钟搞定。随着二维码铺天盖地,现金的“存在感”一再降低,“从前没带钱包就紧张,如今一部手机打天下。”的确,相较于传统支付方式,电子支付方便快捷、高效迅速,但若以此便否定甚至拒绝现金支付,显然又走向了极端。眼下,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宣传鼓噪下,一些商家狠踩油门、全速冲刺,大有快步迈入“无现金社会”之势,但频发的乱象风险,也让有识之士大呼“‘无现金’能不能走得再慢一些”。当此之时,央行出手端正躁动的“无现金”之风,很有必要。
无现金不等于消灭现金。如果说技术革新是为了给人便利,那么以技术进步的名义大搞“一刀切”,反过来让另一部分人不方便,就是对权利的侵犯。技术狂飙的过程中,“技术鸿沟”从来都是难以忽视的客观存在。以移动支付为例,年轻人用得很溜,但不少老年人使用起来还有颇多不便。有的超市不收现金,很多老人又是安装APP,又是绑定银行卡,捣鼓半天才能买把青菜;有的医院推崇挂号、缴费自助化,很多老人注册账号、开通支付码,折腾个把钟头才挂上号。这些方便背后的不便恰恰说明,技术迭代应当让人们的选择更加多元,而非变得越来越少。支付方式并没有高低之别,无论扫码还是付现,都需要被平等对待。这不仅仅是技术范畴,更是关涉保护公民法定权利的基本问题。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个人信息和财产信息交错复杂,一旦配套设施跟不上技术扩张,风险集中“爆仓”就是大概率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无现金社会”,绝不是人手一个二维码那么简单,完善的硬件设施、安全的支付环境,人口的结构特征等等都需要充分考虑进来。这恐怕也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交易电子化时考虑再三,并未大开绿灯的原因。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过度集中,这会不会引发垄断风险,该如何确保人们的“现金权利”得到公正对待,显然还需要进一步求解。前段时间,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打擂,硬逼用户二选一就是警醒。如果相关规范和保护跟不上趟,我们就大干快上抛弃“现金”,眼前便利的背后恐怕就是一地鸡毛。
其实,当我们讨论“无现金”概念之时,关注点不仅是支付手段的变革,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以及信息安全的焦虑。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新界面”“新手段”不断涌现之时,保留那些必要的“旧窗口”“老方式”非但不是落伍,反而是一种谨慎和理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