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两大核心――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在近日举行的2018国际货币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实现了六大变化。展望未来,他认为,中国要构建一个现代化金融体系,核心是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的巨大变化
第一,从规模上看,中国金融实现了根本性增长,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大国。中国居民储蓄从1978年底的21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如今近70万亿元人民币;1978年中国金融资产规模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如今已超过360万亿元人民币;1978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是1.67亿美元,今天已超过3万亿美元;2017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31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为1200亿美元。
第二,中国金融结构持续改善。金融结构最重要的是金融资产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金融资产结构以传统金融结构为主,银行类金融资产占绝对主导地位。近几年来,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从广义金融资产的口径看,证券化金融资产占比达到30%,狭义口径则达到50%左右,这种金融资产结构推动了中国金融功能的改善。
第三,居民资产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居民资产结构从过去主要表现为单一的居民存款储蓄到现在的资产结构多样化。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第四,金融功能极大改善。金融结构的改变导致金融功能的提升。中国金融过去主要以融资为主,财富管理功能几乎不存在。中国金融正走向融资和财富管理两大功能并重的时代。
第五,金融业态开始多元化。科技植入金融体系后,金融的基因发生了变化,最终出现了一个跨时间、跨区域的新金融业态,这种新金融业态克服了金融功能的时空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的效率。同时,金融风险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控制金融风险的重点是设置一套风险阻隔和衰减机制,预防单个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形成金融危机。区别于过去传统的、单一的金融风险,今天来自市场的风险比重在不断上升。
第六,金融效率得到提升。虽然金融还未实现普惠性,但是,金融效率已有较大提升。科技金融改变了中国金融的生态和基因,大大提升了中国金融的竞争力,并使中国金融的普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中国金融的未来任务和目标
吴晓求表示,基于金融变革的基本趋势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在中国金融的未来占据着核心地位。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开放的、全球性的大国,如果人民币是一个相对封闭、不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是不匹配的,而且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调整和改革,也需要注入新的货币元素。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未来的一个基本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没有人民币国际化,就无法完全启动中国金融的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中国金融开放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一定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和摩擦,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理论准备,提前做好预案。
第二,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建设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和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金融未来的两大核心任务。中国金融的开放和国际化对法治、社会治理、信用体系和透明度等方面都提出了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在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
我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硬条件相对较好,但是,软条件差距比较大,为此要进行社会层面和法律层次的系统改革。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是以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交易中心和全球财富管理中心。这对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人民币计价资产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资本市场上的资产是要有成长性的。资本市场有三个核心元素:一是不确定性;二是成长性;三是透明度。这三元素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朝着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构建一个符合现代金融特征、智能而有效的金融监管架构。未来的金融监管架构要符合现代金融发展趋势,要灵活而有效,必须实现智能化。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把握金融未来,体现现代金融特征的金融监管架构。这个架构既可以有效管控风险,又能够容纳效率和金融创新。现代金融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还包括脱媒后的和科技深度嵌入后的金融新业态。所以,智能监管非常重要。
应该如何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对中国来说,发展仍然是主题,对中国金融来说,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证券化的比例也不高。所以,构建能包容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是重要目标。
第四,构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地表现于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市场需要一种能够对人们剩余的收入和资产做统筹安排的金融机制,目前,中国的财富管理机构还做不到,因为中国资本市场是分割的,一个平台很难跨越多个市场。所以,需要进行综合改革。
第五,建设一个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已经信息化。信息和金融开始融为一体。完善中国金融的基础工程变得非常重要,核心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区块链。风险控制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是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