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进行“专业化+科技化”转型 珠江人寿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财经 2022-01-25 21:55:48 来源:中创网

  科技日渐成为保险公司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珠江人寿作为一家拥抱金融科技的寿险公司,将科技创新视为发展的引擎,秉承“专业、便捷、贴心”的客户服务理念,借助前沿科技打造电子化服务平台,发展一系列在线自助服务,致力于以科技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业务上的应用。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透露,珠江人寿未来还将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进行“专业化+科技化”转型,持续优化、完善业务模式。

  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珠江人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公司早就于2017年1月,正式上线微信客户服务平台——“珠江人寿客服”;2018年,“珠江人寿客服”微信服务平台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加入了人脸识别、OCR(图片文字识别)等崭新科技;2019年,上线智能客服系统,可实现业务办理全方位智能引导,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知识库提供多渠道全天候智能咨询服务;2020年,上线电子万能年报下载、追加投资、部分领取等保全便捷功能,让业务办理更加便捷;2021年,“空中客服”功能正式对外启用,该功能是对“珠江人寿客服”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将线下客服柜面的职能延伸至空中平台,实现了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保单业务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珠江人寿2021年客户服务节发布了四大守护计划,将从健康生活、幸福家庭、长者关爱、服务升级四个方面为珠江人寿客户带来全方位的守护体验。

  在科技浪潮如火如荼的当下,珠江人寿表示,未来将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多方面提升服务体验,用科技赋能服务,力争将微信客服平台和空中客服平台打造成客户的“全方位贴心管家”。截至目前,珠江人寿智能客服机器人系统已为约300万名客户提供了超过3000亿元保险保障,累计支付赔款超过5亿元。在推动数智化转型道路上,珠江人寿“智能客服机器人项目”荣获“中国保险行业信息化突破项目奖”、“2020中小金融机构数智化转型云计算创新优秀案例”等多个奖项。

  科技赋能多元化未来

  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持续保持优势,科技创新和数智化服务将是珠江人寿发展的必选之路。从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21年三季度,珠江人寿2021年以来累计提供新单回访7.7万人次,热线咨询4.1万人次,保全变更服务6.0万人次,客户投诉100%高效处理,办理理赔案件6.4万件,赔付金额1.66亿元。截至2021年9月,珠江人寿有效客户已达43.7万人,年度亿元保费投诉量仅为0.21件,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2020年前十大人身险公司前五大产品原保费收入的结构分析,行业内分红险收入占原保费收入54.75%、传统险业务占比33.80%,而2021年三季度末珠江人寿传统寿险占原保费收入27.25%,传统寿险占比接近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9月,2021年珠江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5.6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0.83%。规模保费收入135.92亿元,业务进度达到预期。其中新单规模保费收入109.06亿元,期交保费占比为30.97%。

  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1年9月,珠江人寿单体口径总资产为928.2亿元,较上年末820.88亿元增长13.07%,投资资产规模随总资产同步增长,资产类别较为均衡地分布在流动性资产、固收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中。资产配置结构方面,珠江人寿五大类资产配置结构总体合理。流动性资产占比18.11%,其中包含117.73亿元的活期存款,资金充裕,出现资产流动性困境的风险非常低;固收类资产占比逐步提升,投资收益稳健,资金使用效率高。非标资产三大类的配置比例相对均衡,且占比逐步下降,资产配置结构逐步优化。

  在银保监会近期通报的2021年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中,珠江人寿在保险消费投诉量情况统计表(人身保险公司)中总投诉量为8件(其中销售纠纷投诉4件,理赔纠纷投诉3件,其他纠纷投诉1件),三项投诉相对量指标均远低于行业中位数,在82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优秀。

  2021年12月24日,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发布2021年上半年保险服务质量指数。这是国内首次由独立第三方机构发布保险服务质量指数,其中人身保险(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业务)行业指数为86.14。79家人身保险公司中有8家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质量指数超过90,珠江人寿服务质量指数为93.27,排名第三。

  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透露,珠江人寿未来还将借助科技平台“智慧保”APP,通过科技赋能为各销售渠道业务前线提供覆盖智慧展业、全流程保单服务、销售管理及客户信息维护等功能的全方位数智化支持与服务,实现降本增效,驱动业务增长模式的重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