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大数据智能化让民众与文物更亲近

财经 2018-08-28 02:2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戴上VR眼镜可化身“潜水员”与水中题刻亲密接触、借助互联网可去敦煌石窟游历一番、手势翻转文物3D图像犹如将实物置于掌心……这些都是大数据智能化赋予人们的文博新玩法。在刚刚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以“联结历史、创造未来”为主题的智慧文博展区受到追捧。

  当曾经被束之高阁的文物日渐“解封”,变得可观、可玩、可触碰,人们不禁感叹,自己与文物竟可如此亲近。

  大数据让文物保护更高效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系统”是一个针对文物存放环境做监测的软件平台。工作人员可在PC端与手机客户端实时掌握博物馆内文物信息,精确到某个展柜的某个文物。

  “温度、湿度、紫外线、光照、有机挥发物、空气质量等,每一项异动都会影响到文物的保存与寿命。”监测调控系统设计师、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曾轶哲介绍,该系统利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多项高新技术为文物创造稳定、洁净的生存环境。自2015年下半年投入市场,目前已在全国23家博物馆运用。

  登陆系统记者看到,展厅号、展台展柜号、报警文物、报警参数等信息一一在列,最新一次报警写着:报警文物“石球”、温度偏高4.1(摄氏度)。

  借助大数据分析、预判,文物保护已从被动修复转向预防性保护。技术革新背后也带来管理成本的下降。曾轶哲称,在安装监测调控系统前,工作人员只能巡逻监测,人力投入大。现在不仅能实现24小时监控,还更加精准。

图为市民感受数字敦煌,欣赏洞窟全景漫游。 钟旖 摄图为市民感受数字敦煌,欣赏洞窟全景漫游。 钟旖 摄

  多维度扫描让文物元素变时尚

  近年来,以文物元素为基础衍生的文创产品横空出世又热度不减。围裙上的图案是清朝官服上的祥云瑞兽、小巧的U盘灵感来自皇帝的扳指、丝巾上的最佳点缀是古代女子佩戴的金步摇……凡是人们生活中能用到的大小物件,都因文物元素的加入增添厚重感与神秘气息。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设计师郑怡然的日常工作,是利用智能化手段,从文物中提取文化元素和图案,形成设计资源,为文创衍生品提供创新创意。她认为,“这是对文物的传承和再利用,可以帮助文物‘活’起来,走出博物馆。”

  “从2013年起,我们研发了多维度的扫描提取文物素材软件,并建立文物数据共享平台,在提取文物材质、颜色、大小、尺寸等要素同时,对文物知识进行分析,便于再利用。”郑怡然透露,该团队目前已能实现器物、织物、建筑、壁画四类文物的素材采集工作,未来将拓宽扫描领域。

  高科技让民众亲近文物零距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开始探索敦煌数字化保护。2017年已完成100多个敦煌洞窟的数据采集、图像处理和全景漫游节目制作。现在数字敦煌已在全球几十个国家上线。”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馆员丁晓宏介绍,通过数字敦煌,观众可高速浏览大分辨率图像,欣赏洞窟全景漫游,360度观看30个敦煌莫高窟洞窟的各个位置,了解洞窟历史。他说,此举可让全世界民众足不出户也能感知敦煌、了解敦煌。

  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其文物处于江水中,市民只能隔窗观望,而通过VR技术,市民可超越现实条件禁锢,近距离观赏梁上石刻及古迹。“两个月前,我们在博物馆内设置VR体验,利用三维扫描数据,通过科技手段对文化创意进行加工,让文化遗址原貌复活。”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蒋锐说,通过虚拟呈现方式,体验者可化身“潜水员”,与水下题刻零距离接触,与长江珍稀鱼类嬉戏,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通过智能化手段,文物不再束之高阁,甚至可以“捧在手心”。“交互式全息展示柜及LED全息玻璃柜”是一个多媒体立体展示系统,观众可在线上线下用手凌空操作、把玩文物,通过全息影像、文字及声音介绍,全方位了解博物馆镇馆之宝。

  “我们运用‘点云数据’采集文物数据,形成3D模型。以一个花瓶为例,精度低的要采集几百万个点,高精度则要采集千万个数据点。”系统开发者、重庆物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箐说,该系统投入市场后,将增加文博游览趣味性。目前该系统中已收录1000件文物信息。

  文博与时尚的碰撞,已然充斥人们生活,高科技的加持,让文物不再遥不可及。今年70岁的郑芸芸老人站在敦煌石窟全景展示屏幕前,迟迟不肯离去。她说,这辈子没有机会去到敦煌,没想到高科技让一切都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