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纺羊毛到做智能装备 浙江织里助推产业转型

财经 2018-09-13 16:25: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改革开放40年)从纺羊毛到做智能装备 浙江织里助推产业转型

  中新社浙江湖州9月12日电 题:从纺羊毛到做智能装备 浙江织里助推产业转型

  中新社记者 陈舒一

  “东尼从一根羊毛线起家,2008年转型成立东尼电子,去年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新芳介绍说,几年来在当地政府带领下,东尼成功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成电子高科技企业。

  像东尼电子一样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军新兴高科技产业的企业,近些年在浙江省湖州市织里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织里镇的纺织传统由来已久,2000多年前,织里人在太湖南岸种植黄麻,将麻线制成麻衣,自产自销,并于明清时期形成集市。上世纪70年代自发形成家庭手工作坊,发展至今形成了童装、棉布、服装面辅料、针织服装、床上用品等五大专业市场。

  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商品附加值低,且对环境污染较大。织里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遍地是黄金,遍地是垃圾。”

  为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高新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为工业经济发展实现“增长中高速、质量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近些年,织里镇以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并根据浙江省和湖州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等发展指向,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区委书记吴智勇说:“吴兴区织里镇是浙北地区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之一,织里镇本地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与政府的想法同频共振,积极拓展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织里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经常面临行政审批、厂房建设、资金短缺、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困难。织里镇政府主动了解,在各方面给予政策和实际支持,助力企业转型。

  浙江振兴阿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阿祥重工”创办人潘阿祥表示,企业从电缆厂起步,“刚创办电缆厂时,政府主动帮我们办理许可证”,至今多次转型,投入绿色环保项目、开办亚麻厂、进军装备制造业,在行政审批、厂房建设等方面,当地政府都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帮助。

  为解决企业资金链短缺问题,织里镇政府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规模,重点投向镇重点产业。

  “2017年公司上市前,资金运作遇到困难,当地政府帮我们与银行协调,在关键时期帮我们获得5000万元贷款。”沈新芳说,企业能成功转型并上市,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扶。

  织里镇还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允许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同时,推动企业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设计研发、内部管理、生产过程、品牌营销等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协同制造与管理。

  “光伏产业对员工技术等方面要求较高,因此人才引进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浙江贝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小永说,当地政府为企业高科技人才子女就学提供便利,吸引并留住高技能人才。

  为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织里镇政府加快推进“南太湖精英计划”等人才引育工作,促进创新人才集聚;鼓励本地高等院校向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并对实际缴纳税金贡献大和新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实施优先享受高技能人才子女就学名额的政策。

  吴智勇还表示,湖州区尽力做好新居民服务,不断完善织里新老居民同城待遇工作,让更多在织里创业创新的人才留下来,“相比于2012年,2016年高中以上学历占比提高2.56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提高0.4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专业化程度上升,普通劳动力占比下降”。

  “改革开放40年,织里镇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创新突破”,沈新芳说,我们相信未来织里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