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又被判侵权 南北稻香村商标案“同案不同判”?

财经 2018-10-15 11:50:52 来源:中新经纬客户端

  刚胜诉又被判侵权 南北稻香村商标案真是“同案不同判”?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14日电(张哲)近日,为“稻香村”商标权争执已久的“北稻”和“苏稻”,因为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再次受到关注。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对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诉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作出的一审判决书

  10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对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诉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专用权纠纷案做出一审判决:要求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侵害商标权的行为,并要求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在其生产销售的糕点商品包装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标识,同时,赔偿苏州稻香村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15万元。

  北京稻香村有关负责人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目前只是一审判决,他们会继续等待终审结果。不过,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就在一个月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曾就“北稻”和“苏稻”类似的商标权纠纷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判决。

  赢家轮流转,“同案不同判”?

  9月1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曾对北京苏稻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与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与不正当竞争案做出一审判决。

  判决公告指出,被告北京苏稻公司、苏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饼、糕点”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标,并赔偿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经济损失3000万元等。

  对此,有媒体指出,这两份就南北稻香村做出的不同判决属于“同案不同判”的情况。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海市协力(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晶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的诸次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判结果虽大相径庭,但并不属于“同案不同判”的情况。

  “在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同案’至少要包含同样的原被告及权利基础,类似的案件事实以及诉讼请求。既然是同案,那么在一国法律制度约束之下,其判决结果不会有太大出入,也就是‘同判’”。王晶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但本案‘北稻’和‘苏稻’各自起诉的商标权内容并不相同,其所基于的事实和理由也不同,因此不属于同案,其判决结果自然也不能要求相同。”

  中新经纬客户端比较了北京知产法院和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的两份一审判决书。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判决摘要

  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于9月10日做出的一审判决书中,法院认为“苏稻”和“北稻”都注册了相关的“稻香村”商标。“北稻”在商标使用过程中以“三禾”“北京稻香村”等突出标志方式与“苏稻”进行了区分,而“苏稻”不仅未作区分的使用“稻香村”文字标识,并于电商平台为自售商品贴上了“北京特产”的标签,容易使消费者混淆两地商品,因而判定“苏稻”属于不正当竞争。

  同时,苏州稻香村于当时在售的粽子商品包装上使用了“稻香村”商标,但其并未在“粽子”这一商品上申请注册过该类商标;而北京稻香村则曾于1996年申请1011610号商标时,注册了粽子商品。故“苏稻”于粽子商品上使用未注册申请的“稻香村”商标,侵犯了“北稻”的商标专用权。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对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诉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侵害商标专用权纠纷案做出的一审判决书

  而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于10月12日作出的一审判决,既无关于两家稻香村公司的商标区分问题,涉案商品也由一个月前的粽子等商品变为新诉讼中的糕点商品。

  此次一审判决主张,北京稻香村申请注册于1996年的1011610号商标所适用的商品范围为馅饼、 烘馅饼(意大利式)、 饺子、小包子、春卷、炒饭、粥、年糕、棕子、元宵、煎饼、 八宝饭、豆沙、醪糟、火烧、大饼、馒头、花卷、豆包、盒饭,并不包含糕点商品,因此“北稻”对其“稻香村”商标的使用不能顺延至糕点商品。

  同时,苏州稻香村于1988年5月在“果子面包、糕点”商品上申请注册了352997号“稻香村”商标。故“北稻”在糕点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标的行为侵犯了“苏稻”的商标专用权。

  一个月前的一审判决要求“苏稻”停止使用“稻香村”文字标识并停止在粽子等商品上继续使用“稻香村”商标;而近日的一审判决则要求“北稻”停止在糕点商品上继续使用“稻香村”商标。

  可见,时隔两月的两场诉讼分别发生于不同的当事人(旧案被告仅为北稻,而新案被告为北稻和苏州工业园区申联超市)之间、基于不同的诉讼请求并作出了不同的判决,本身不属于“同案”,也就更谈不上“同案不同判了”。

  尽管如此,王晶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这两个判决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会伤害到司法权威。

  “这样的判决结果让人容易难以分辨究竟是谁侵了谁的权。而且,‘北稻’所在的北京知产法院和‘苏稻’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都做出了对各自辖区内企业有利的判决,难免不让人联想到地方保护主义。”他说。

  南北两稻纷争不息,谁的锅?

  中新经纬客户端通过查询“北稻”和“苏稻”在中国商标网的注册情况发现,“苏稻”和“北稻”各自拥有的商标并不相同,其核准注册使用的商品也不完全相同。

  中国商标网公开资料显示,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于1982年在饼干商品上申请了“稻香村”商标;而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首次于1993年7月在食物熏制类商品上申请了“稻香村”商标。

“稻香村”商标注册最早出现于1982年 来源:中国工商网截图

  此后,“苏稻”和“北稻”开始先后在不同的食品品类上申请注册“稻香村”商标。

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早年申请注册“稻香村”商标的商品范围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早年申请注册“稻香村”商标的商品范围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苏稻”和“北稻”的商标十分近似,其商品的注册范围也存在一定的重叠。王晶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存在两个原因。

  “第一,‘苏稻’商标注册的失算。虽然‘苏稻’注册此类商标在先,但其未及时注册纯文字的‘稻香村’,也没有及时对‘北稻’1996年注册的稻香村商标提起异议;第二,商标局审查的失误。但考虑到90年代电脑和互联网还未普及,对于商标的审查更多依赖于人工,这种失误的出现也有必然性。”他说。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仅2014-2018年间,发生于“北稻”和“苏稻”之间的商标侵权纠纷的裁判文书就有23份,在搜索类目中,侵权行为、商标专用权纠纷、近似商标纠纷、驰名商标纠纷等关键词映入眼帘。

2014-2018年间“南北两稻”的商标权纠纷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多年来,“南北两稻”为何纷争不息?

  王晶认为,此类商标权纠纷是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本来‘苏稻’扎根江苏,‘北稻’深耕北京,双方相安无事,但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电商经济的发展,市场被进一步打开,这才导致了双方的竞争日益激烈,最终只能通过法律的方法解决矛盾”他说。

  王晶还提到,两地法院做出的不同判决,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纠纷战线:“无论是北京知产法院的判决还是苏州工业园区法院的判决均没能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因为这两份判决均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没有综合考量两家品牌建立、发展和繁荣的历史,没有很好地厘清‘苏稻’和‘北稻’各自的权益。”

  “‘苏稻’和‘北稻’的纷争应该还会继续,要想定分止争可能还需要更全面和更权威的判决。我们期待北京高院以及苏州中院的终审判决。”王晶补充道。(中新经纬AP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