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泥行业去产能话题受关注
7月19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东北三省行业转型升级问题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全国政协有关领导,以及地方政协和专家学者、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专题协商会。
围绕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专题,政协代表、企业代表和民主党派代表分别作了书面发言和口头发言。会议分析了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了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优势,着重探讨了未来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的问题。
政协委员(原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作为今年初全国政协赴东北三省调研团队中水泥专项小组负责人在会议上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深化改革,控增清违,探索水泥行业去产能的新路》。当时中国水泥协会组织东北三省水泥协会和企业领导向政协水泥专项小组做了专门汇报,并陪同专项小组到水泥企业实地调研。胡亚东委员介绍到,在调研中对东北水泥行业有两个现象感触深刻:一是东北地区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但违规生产、新建项目仍然得不到遏制。二是看到三省水泥企业在行业协会组织下开始自律自救,最早在没有政府文件规定下,组织企业冬季停窑错峰生产。
胡亚东委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反思产能过剩的结症,避免政府职能越位。东北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对固定资产投资过度依赖有直接关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文件和市场严重波动都遏制不住这种冲动。他指出,必须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作风和市场的关系,着力解决政府直接干预投资、直接配置资源、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提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实现企业转型,产业创新。同时要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承接政府简政放权后的缺位,弥补宏观调控行政手段以及行政区划分割市场资源的不足。三是建立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在于依法治理。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违规企业仍能继续生产和在建新项目,关键在于政府执法不严,这必然要求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机制与以政府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机制,在依法治理的框架下形成制衡。只要政府职能改革到位,市场可以做好加减法。
到会的科技部、人社部、工信部、国资委、银监会等领导也就支持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问题发言。尤其是苗圩部长讲到,要加大东北三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速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支持和大力发展新型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