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亿被安徽康佳“买下” 新飞能否重新起飞
原标题:4.55亿被安徽康佳“买下” 新飞能否重新起飞
2012年3月20日,上海中国家电博览会,新飞电器的展示区,上面的广告语是: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电器好
1984年,新飞建成第一条冰箱生产线,随后广告语“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家喻户晓。
2018年6月29日,安徽康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以4.55亿元,成为新飞适格重整投资人,新飞避免破产。
7月3日,河南新乡,新飞电器公司总部,一位市民站在大楼前指着说:“卖了。”
7月3日,河南新乡,新飞电器公司总部,一位市民站在大楼前指着说:“卖了。”
6月29日,安徽康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康佳”)以4.55亿元,成为新飞适格重整投资人,新飞避免破产命运。
1984年,新飞建成第一条冰箱生产线,随后广告语“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家喻户晓,这家国有企业曾一度在中国电冰箱行业名列前茅。
1994年,新加坡丰隆集团(以下简称“丰隆”)注资,并慢慢掌握新飞管理经营权。2017年,新飞宣布停产。生产线断断续续,后期新飞日产量不过几百台,员工甚至一个月能在家歇息半个月。
新飞电器在各方的博弈中,命运沉浮了34年。
新飞破产重整
丰隆提出投资又撤资
2017年10月30日,新飞全体员工收到邮件,内容显示新飞公司将停产整顿。同时,丰隆将控股和管理的新飞家电有限公司、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即常说的新飞公司,文中简称“新飞”)向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知情人士称,新飞宣告停产整顿的直接原因是无法偿还广州万宝数千万元欠款。后来公开的《新飞破产重整计划》显示,“新飞公司净资产为-11.289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2017年11月9日,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新飞公司破产重整案,11月20日指定金杜律师事务所为管理人。当时最有意向接管新飞的有安徽尊贵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康佳,康佳给出12亿元报价,尊贵先交了5000万元重整投资保证金。
丰隆报名参与新飞公司重整投资,并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丰隆开出的条件让人无法拒绝:保证员工权益,偿还所有债务,分期投资10~15亿元,甚至还说先投资5000万用于生产。
尊贵的保证金被退回,丰隆成为新飞的重整投资人。今年2月8日,新飞召开复工仪式。随后,员工回家过年,等待大年初七开工。大年初七,外地员工回到新乡,当天被通知等到正月十七开工。正月十七,又被通知接着休息。4月13日,丰隆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明确从新飞公司撤资。
经丰隆提出投资又撤资,留给新飞重整的时间所剩无几,6个月的重整期限将至,新飞面临破产危机。新飞的刘炳银时代
曾居中国家电行业前列
新飞电冰箱厂前身是新乡无线电设备厂。1981年,该厂亏损70余万元。在此情况下,刘炳银接手,靠组装黑白电视机和收录两用机,转亏为盈。随后,他考察市场发现,冰箱紧俏,下决心生产冰箱。
1984年,新乡电冰箱厂一期工程――即后来大家说的工厂一部动工,刘炳银花1800万元从意大利飞利浦IRE公司引进6条家用冰箱生产线,随后又安装9条国产生产线,1986年,年产10万台电冰箱的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新飞诞生。
据新飞前宣传部长李连印公开出版的《广告到底》一书记载,1989年新飞电冰箱厂销售收入达2.14亿,实现利润2109万元。一位原新飞高管张震(化名)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新飞的销售额达20多亿元。
据书中记录,1996年初,在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1995年度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排行榜”中,新飞居中国家电行业前列。
多名新飞中高层表示,新飞在头1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刘炳银的亲民、强势和半军事化管理。
新飞的管理十分严格,老员工华晨(化名)对红星新闻说,“那时我们的规章制度几万条。”华晨表示,尽管如此,没人离开新飞,因为大家服气,也因新飞那时工资高。
“他是真正拿用户当上帝的人。”张震记得刘炳银带领员工砸掉过400台生产不合格的冰箱。新飞生产线上都有一张跟单,每个细节都有记录。
此外,刘炳银每年从财务拨款5%~10%用于研发。
1994年1月18日,河南新飞电器集团改制为河南新飞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内部持股比例占17.04%,国有资产股权比例占82.96%。
1994年8月,河南新飞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加坡丰隆电器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豫新电器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49%、45%和6%。
1996年1月,丰隆投资4.2亿建成中国最大的无氟冰箱厂房,当年冰箱销售突破120万台,利润突破3亿元。新飞迎来发展高峰。
2000年,刘炳银病重,三方谈妥要把豫新6%的股权转让给丰隆,刘炳银在病床前签字,丰隆掌握51%的股权,大于国有资产的49%。2001年,丰隆投产建成新飞家电有限公司。同年,刘炳银病逝。
“水土不服”
空降职业经理人遇信任危机
在《广告到底》一书中,作者李连印试图从新飞“多元化”尝试的失败解释新飞被同行甩掉的现实。
首先是刘炳银对于上市的不解,在海尔等进行上市尝试时,新飞错过良机,在资本的积累上远不及同行。其次是新飞对专业化的执拗,忽略“多元化”。刘炳银两次提出“多元化”尝试均被否决,造成新飞销售额一直徘徊在30亿元左右。
2005年,新乡市政府以5.1亿元向丰隆转让新飞集团在新飞电器中持有的39%的国有股权,丰隆在新飞电器中取得90%的绝对控股权,并取得新飞电器的绝对经营管理权,新飞电器和国企完全脱离。
多名员工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2006年,新飞员工从丰隆方拿到一笔“身份置换费”,同年,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成立,即员工提到的新飞二部。
12年里,丰隆采用“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而新飞老员工受刘炳银“我靠新飞生存”的教诲成长,双方冲突巨大,从未彼此适应。
“空降”到新飞的第一位职业经理人是张冬贵。在员工看来,“打工仔”张冬贵制定的策略脱离了老百姓。
上述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的员工称,新飞在科研上的投入也逐渐减少,科研人员没有积极性,由于研发时限紧张,最后研发的冰箱不过是各部门“兑”出来的,有时,研发人员将钢材料的门改成玻璃门,改改颜色就算是新品。
2010年,张冬贵离开新飞。此后,职业经理人换的速度更为频繁,他们大多做半年或一年,对新飞刚熟悉就要离开,和新飞工人没有沟通。
据了解,双方矛盾凸显体现在2012年,员工因工资低停工,后经政府协调每人每月涨了500元,涨完之后每人每月不过2000元左右。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管理层也大量流失。
2016年,新飞一部停产。多名知情人士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当时丰隆想遣散新飞一部的工人,但因没钱赔偿,政府在中间极力调和,新飞一部的1000多名工人被分配到新飞二部和家电厂。由于没那么多订单,新飞工人开始长达两年时间“上班―休息”状态,“工作10天歇8天”,拿最低的基本工资,直到2017年10月底停产。
据此前报道,2011年后,连续六年新飞持续亏损。
新飞被公开拍卖
安徽康佳成适格重整投资人
《新飞重整计划》中写道:“新飞公司原股东权益将被全部调整并以拍卖方式让渡给适格重整投资人。新飞公司维持法人主体资格,适格重整投资人将持有新飞公司100%股权。”
今年5月,管理人作出对5493名全体员工买断工龄的决定,分两批进行。随后为新飞估值4.5亿元,放在拍卖平台公开拍卖。
“按照赔偿协议规定,工龄最多按12.5年算,每年赔偿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新飞员工廖帆(化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廖帆在新飞工作30年,得知工龄要被买断,他签了字。他认为只有妥善安置好工人,才能让新飞没有负担地卖出去,保留住新飞这个品牌。“可能是我为新飞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今年年6月29日,安徽康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以4.55亿元价格,成为新飞适格重整投资人。
知情人士称,新飞似乎又回最初的起点,从亏损开始做起,依然是国有企业性质。
红星新闻记者 叶雯 发自河南新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