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装修市场问题频出 行业亟需规范标准

家居 2018-10-25 02:42:09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房屋装修市场问题频出 行业亟需规范标准

  “嫌精装房的装修风格不满意,自己装修又总觉得太累太麻烦。”如何能省钱、省心、省力地把房子装好,是许多消费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近段时间,家装市场也并不“太平”。在看似“高性价比”的背后,却充满了消费者因装修质量不佳、工期延误、增项众多等理由的投诉,甚至频频有一些企业被曝出资金链断裂甚至跑路。

  没经验却图便宜 不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平时是零关注,需要时则是高参与。”这是百万家园总经理许国忠对绝大部分消费者面对家装的评价。他说,之所以许多消费者会在家装过程中掉进“坑”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这个行业不了解,信息不对称,甚至在没有需求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而一旦到了实际装修过程中,却又盲目参与其中,以为只要自己“盯得住”,就不会出岔子。

  家住丰台的李先生此前曾致电本刊,“吐槽”自己在装修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糟心事儿。“前期设计师出的图纸和方案,到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才发现有很多特别不合理的地方,以至于工人无法按其施工。”据李先生描述,除了设计和施工不对称,过程中还遭遇了工长提出的多次增项,合同上约定好的工期,也没有按时完工。

  据记者了解,李先生是在某装修公司选择的相较市场平均价格较低的装修套餐,后期的增项无数,花了不少冤枉钱不说,装修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大多消费者的心态都是希望自己能承担的越少越好。”许国忠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消费者都会被装修公司表面上提供的超低价套餐或看似贴心的服务所诱惑。“但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和统计来看,合理的状态下如果将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以及企业应有的基本利益都加在一起,最低的价格标准也应该在1500元/平方米。”他说,这应该是最低的配置,也就是实现质量和环保双重达标,如果按照星级划分,应该只能算是两星级的标准。

  质量疯狂“缩水”

  账单频频“注水”

  消费者之所以会在装修的过程中“踩雷”,原因多集中在价格上。

  近几年家装市场的扩张速度极快,竞争也愈发激烈,以低价吸引业主的手法更是普遍。“但签约价格并不等于结账价格。”许国忠说,装企以低价切入,成功签单之后,大量的增项收费就开始了,签约的时候说好了是十万块钱,到最后可能十八万也结不了账。

  “事实上,装修公司所提出的低价根本无法达到盈利的标准,自然从材料的质量层面上就会偷工减料,增项的现象也就会频繁出现。”许国忠表示,一个放心的工程,至少水、暖、电、气这四方面是坚决不能出问题的,而依照目前市场上的价格,低于1500元/平方米的套餐都可能存在风险。

  除此之外,家装工程是要靠工人来落地实施的,工人往往是装修过程中最不可忽视重要因素。“但很多时候工长与家装公司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模式。”许国忠说,很多工长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都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培训。不仅如此,有些装修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从而压低套餐价格,但实际上却并无利润可赚,这就导致了多数工长不得不为了获取短暂的利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是让消费者支付一些根本毫无来由的项目费用。

  那么对于消费者而言,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对装修企业的甄别是至关重要的。许国忠建议消费者在装修之前,一定要花一些时间去学习一些基本的装修知识,包括工艺标准、材料验收等,必要时也可以寻求第三方监理的帮助,避免“入坑”。

  行业亟需规范标准

  戳破装修“猫腻”

  不得不说的是,当下庞大的家装市场依旧是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认为,对企业来说,首先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做实线下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全程可控,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而在监管层面上也应当及时跟上。

  “目前我们正在朝阳区开设试点,居民可以向我们反馈自己在装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会根据所反映的问题,派出相关方面的专家,到现场做出相应判断。”百万家园总经理许国忠告诉记者,面对行业的种种乱象,中室协委员会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相关的标准。“要让企业按照监管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未来,真正好的企业我们会将其列入红榜,反之则直接进入黑榜。”据了解,许国忠提到的红黑榜,预计于明年年初对外公布。

  诚然,许国忠也坦言,家装市场格局庞大,标准制定后,也不可能一时一刻就将整个行业进行“换血”,真正让行业变得规范化,至少还需要三至五年的时间。(张鑫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