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均分不到40分水泥披露最多

家居 2018-10-28 05:53:24 来源:南方周末

  2017年5月19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小组发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2017中期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主要根据环保部《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的相关要求,筛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16类重污染行业的170家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2015年年度报告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书等公开披露资料,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的分析,并形成了指数得分的排名结果。

  在百分制下,170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总平均分为39.67,远未达到及格线。与2014年相比,上市公司的环保要求、环保荣誉、碳指标以及资源消耗等重要的指标披露情况没有明显改善。

  “分数高就意味着环境披露得好。”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小组负责人李志青说,“指数的高与低有一个来源是信息的透明度,信息越不透明,风险就越大。”

  经济、法律、政策以及治理等4个方面作为一级分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下设21个二类指标,包括碳指标、排污、减排、环保目标、奖惩、合作企业环保披露、第三方认证等。

  四项大指标中,法律指标和政策指标披露较好,基本所有企业都会涉及,治理指标披露程度不佳。

  在李志青看来,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情,尤其在治理指标方面,会涉及到很多污染物、技术等。一方面国家对环境信息披露在法律上尚无明确规定,另一方面,市场上披露环境信息的专业机构还比较少。

  石化行业环境信息披露较好

  企业指数排名显示,排在第一名的是上海电力,总分为88.68,其总分连续两年独占鳌头。排在最后两名的企业是海天味业与今世缘,均为9.43分。

  李志青表示,目前还没有对个案展开研究,不过个案的情况是离不开行业的。从报告中看,电力行业得分比较高的。他分析道,电力行业一直是排污大户,而近几年国家管制比较严格,因此电力行业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并会向社会公布,以此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

  从行业看,14个行业中除了石化行业之外,其余所有行业的总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下。火电和水泥的得分在45-50分之间,而制药、发酵和纺织3个行业得分低于30分。

  李志青认为石化行业在样本数里只占到总数的1%,且样本中的石化规模比较大,而制药等行业披露少不仅因为规模不如钢铁、水泥、火电等,面临信息披露的压力也比较小。“但这些也是重污染行业。”

  排名最后的两名企业以及制药、发酵、纺织3个行业的环境污染物以水污染物为主。“近几年火电、钢铁这些以大气排放为主的行业受到监管比较严格,现在国家治污的重点还是在大气上。”李志青剖析,“而且水污染没有大气污染那么容易让大众直观感受到,这些原因都会让企业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去披露)。”他认为,这与国家政策重点阶段性推进也有关系, “气十条”于2013年实施,“水十条”在2015年开始,“土十条”于2016年颁布。

  “我们是对企业2015年的报告进行分析,当年大气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了。这个名单每年都有变化。去年有185家,今年有170家,刚好符合国家去产能的大的发展方向,因为有些企业退出了这个行业。”李志青提醒。

  从地区看,最高为云南,平均分50,重庆和海南最低,平均分为21.8,各省平均分在30-40分段有较为集中。李志青对此表示,地区特征不是很明显,样本量是其中一个原因。研究小组计划增加样本量,进行地区、以及地区和行业关系的研究。

 仍待改善

  环保部2010年发布的《指南》旨在满足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敦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指南》要求,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因环境违法被省级以上环保部门通报批评、挂牌督办或停产整治、被处以高额罚款等重大环保处罚等上市公司,应当在得知处罚决定后1天内发布临时环境报告,披露违法情形、违反的法律条款、处罚时间、处罚具体内容、整改方案及进度。

  然而,时隔7年,报告指出,25-50分区间的样本数量明显多于50-75分区间的样本数量,即大部分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报告第一次发布是2014年,2015年的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仍然较低,但较2014年有所改善;在行业、企业以及地区等维度上仍然呈现明显差异化特征和趋势;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内外特征与各种压力等交叉项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绿色金融发展意见里也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要完善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李志青提醒,“环境信息披露是绿色金融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基础建设。”

  “下一步,我们的兴趣在揭示产生这些结果背后的规律,以及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在经营上的风险、市场上的表现、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李志青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