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永康:住宅精装化三大警示,机会还有多少?
家居 2018-06-19 04:27:30 来源:中创网

2016年被誉为“全屋定制元年”,同年3月19-22日,作为深圳国际家具展探索大家居产业转型示范的5号馆“都市拎包入住体验馆”横空出世,由此,推动了2017年“住宅精装元年”的到来。 如今,2018深圳国际家具展又将开幕,经历三年蜕变的5号馆正式升级为“国际装配式精装住宅展”,首次以逆推式设计逻辑,以装配化产业模式,集合从建筑装配化、内装工业化到部品标准化、软装个性化等住宅全产业链的装配式精装住宅的整合式呈现,堪称国内唯一一个从理论研究到产业实践、成果展示到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住宅展。



二一场变革,三大警示,断定产业之局 毫无疑问,国际装配式精装住宅展,是一场颠覆中国建筑界传统设计逻辑的住宅革命,是一次颠覆中国住宅及家居传统生态的产业革命!那么,这场革命对家具产业意味着什么?关永康认为有三大警示:
1、渠道变化翻天覆地 过去,从买房子到入住,至少要经历家装公司做设计、建材城买建材、施工队做装修、定制家具厂做收纳、家具商场买家具、电器城买家电等几个阶段,随着房地产业全面推行住宅精装化后,除了个性化的家具、家电、饰品等,其他产品都在住宅销售时一并解决,那么,家具企业固守的传统经销商渠道早已被层层拦截,不变能行吗? 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具企业与地产商合作,以精装样板房为切入推进住宅精装合作,但是,研发跟不上、推广力度不够、产品力更不够,要应对如此剧烈的渠道变化,改革一定要快。

2、产品变化利剑高悬 定制出现后,家具企业发现零售渠道的平均客单价下降,经销商生存面临巨大挑战;目前因材料涨价而产品的采购价格一路飙升,商场租金同样一涨再涨,客流量和客单价双双下滑,同时还要面临电商的巨大冲击,腹背受敌相信是众多家具企业的深切感受。 怎么变?一是学习定制企业的“服务差异化”,从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二是在住宅精装化冲击下尚未涉足的餐台、餐椅、茶几、沙发、床垫几大品类产品中做深做细。实际上,不管是定制的成功,还是类似欧美或者日本的零售类家具产品的单品化局面,都验证了发展的大潮流。

1、不看好三四线市场 为什么会出现住宅小型化,根源在于人口不断融入大城市,而三四线城市日益出现“空心化”。因此,当最后一轮房地产狂欢过后,只有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才有可能保持对家具高需求,而此时,以高品质、原创设计为核心的品牌优势将不断突显,成为企业必争之地。

3、跨界融合向下蚕食 最后,关永康提出一个自己呼吁了很久的观点——跨界打劫。当定制、电商、精装房不断在上游拦截打劫家具市场时,家具企业除了向上集结,与地产商、装修公司、设计公司合作以外,为什么不向下游蚕食,把软装陈设部品、家居用品、家用电器等下游产业链跨界融合,打造企业在渠道、产品、服务上的比较优势,从而生存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