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核心,我们将共享什么样的未来——“恢复性修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展览及论坛

家居 2018-09-29 11:18:55 来源:中创网

2018年9月27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工作室、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恢复性修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展览及论坛在青云胡同颜料会馆成功举办。有关方面领导以及十几位规划师、建筑师与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和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的研究与实践。

2018年9月27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工作室、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恢复性修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展览及论坛在青云胡同颜料会馆成功举办。有关方面领导以及十几位规划师、建筑师与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和前门东区恢复性修建的研究与实践。

论坛活动现场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名城委专家邱跃首先致辞,他表示北京老城是城市的金名牌,与观众分享了历史名城全面保护的理念、老城复兴的几个阶段以及三态合一的老城保护措施,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举办。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北京名城委专家邱跃致辞

作为前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主体,天街集团总经理李军在致辞中总结了多年以来的研究实践经验,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配合首都区核心控规指导下的前门东区控规的研究工作,以试点实践北京总规提出的“恢复性修建”模式,不断完善保护操作方案,以促进前门东区的复兴。

天街集团总经理李军致辞

接下来论坛围绕两个议题进行了生动的主题演讲和嘉宾对谈。在第一个议题“整体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复兴”中,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良伟从人口疏解、建筑减量、市政管线、交通轨道、城市景观等方面探讨了老城保护规划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他分享了对于北京老城的美学原则的观点,包括古今交融、古为基调、今为补充、今为古用、今不压古等。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马良伟

《北京老城整体保护规划的主要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提出了“谁的遗产”这一问题,以苏州的古城整体保护、江南古镇及鼓浪屿为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性,指出真正的保护应该源自于居民,应以人为核心从而激活历史城市保护的基本机制,延续当地原有的生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吕舟教授

《谁的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完整性讨论》

随后,戴俭(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作为对谈主持人,与邱跃、吕舟、张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林楠(北京筑合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康文玲(北京梵天集团文创运营中心总经理)围绕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就老城保护的经济学、城市设计美学问题、文创产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城市的活跃度和幸福度等几方面进行了发言,并针对城区保护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收获谈了自己的切身感想。东城区前门街道办事处书记李卫华对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方关注表示感谢后,梳理了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难点,期待前门地区未来形成全面系统的保护方案。

对谈嘉宾左起:戴俭、康文玲、林楠、邱跃、吕舟、张杰

第二个议题“恢复性修建作为老城保护的一种策略”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前门街区责任规划师朱小地从项目概况、规划目标理念定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动态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前门东地区的规划研究。本次规划采用了多部门联动、多专业协同、重点难点专题突破、多规合一的规划方法,在跨界工作平台上,集结了包括老城保护专业规划师、建筑师、运营商、在地居民、文化创意群体等社会资源,采用保护性修缮与恢复性修建两种途径并举以实现规划目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朱小地

《前门东地区恢复性修建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于:朱小地《前门东区保护与复兴规划》PPT

朱小地表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是从北京新总规提出的“恢复性修建”概念出发,以西兴隆街两侧为主试点,采取集群设计模式,集合多方智慧。经过多方专家讨论达成了适用于前门东区的恢复性修建的基本要求,建立了恢复性修建导则及设计工作机制。项目设计以历史变迁为研究起点,通过实践研究,结合功能定位,探索实施路径,以总结出适合老城恢复性修建的方法。

来源于:朱小地《前门东区保护与复兴规划》PPT

接下来,马良伟、朱小地、马炳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吴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孟岩(Urbanus都市实践合伙人)、毛大庆(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赖军(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总裁)、张光玮(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综合四所所长)等嘉宾参与了本环节对谈,王硕(META-工作室创始合伙人)进行主持。

朱小地、孟岩、吴晨、赖军、张光玮、王硕等参加集群设计的建筑师,主要从总体思路、设计理念等方面分享了他们在本次设计实践的作品和经验感受。毛大庆、马炳坚、马良伟等嘉宾分别从建筑运营再利用、老城四合院胡同的历史文化传承、北京城市规划的角度阐述了对于“恢复性修建”的理解。嘉宾与现场观众积极互动,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论坛,也共同展望前门东地区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对谈嘉宾左起:王硕、马良伟、朱小地、孟岩、毛大庆、马炳坚、吴晨、赖军、张光玮

在北京新总规以及首都核心区控规编制的背景下,基于前门东区的保护成果,前门东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保护规划研究及实践工作。在保存北京南城独特“街巷- 院落”空间形态的同时,通过“资源共享”、“文化共享”、“生活共享”真正在前门东区实现“共享”“共融”“共生” 的景象。打造“老胡同· 新生活”最具老城风貌的共享生活体验区,延续传承前门历史建筑、文化及社区网络关系的历史遗产。

本次集群设计的成果展于9月27号至10月3号在东城区青云胡同颜料会馆呈现。

“恢复性修建”:前门东区集群设计展览现场展陈

论坛的支持单位为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前门东区指挥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前门街道办事处,策划单位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小地工作室,承办单位为北京建院建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千龙网、凤凰网、《建筑创作》、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筑龙网、ArchDaily、UED、设计与研究、乡见、住区、三开间、清源文化遗产等媒体参加论坛,并进行了相关报道。

嘉宾、媒体、观众、工作人员集体合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