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标性建筑,欧博设计如何以专业说话?

房产 2019-06-20 14:36:38 来源:中创网

1.png

  这场专访持续了近2小时,地点在欧博设计办公所在地——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的一栋老式建筑。楼体的外观老式,内部是简约的工业风。

  冯越强,欧博设计创始人、董事合伙人、总建筑师,近年来,圈粉无数。他被记者们称为与深圳诸多地标关系最密切的男人,因为,他知道几乎深圳城市地标背后所有的设计秘密。入行40年,他把欧博设计与深圳的关系概述为“相互成就”。

3.png

  01

  我们,相互成就

  “实现人、建筑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彼此融合,是欧博一直追求的 。”

  ——冯越强

  重庆求学、上海任教、法国留学、回国创业……冯越强从未离开过建筑设计行业。

  “建筑设计是一个伟大的职业,建筑设计行业对她者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个‘她者’是包容的,不仅是你、我、他很有限的人群范围,还涉及到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是地球的生态环境。她者是人、建筑、城市、环境等一切欧博所需要服务与关注的对象,设计最终要解决人的问题”。2个多小时的专访,冯越强用他的一个个作品诠释着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

  谈及从业40年最大的感受,冯越强说,人是设计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建筑师在有意识地搭建人创造的介质,这种介质就是构筑物、建筑物、人工物,最终回应社会环境的需求,这也正是这个职业有意思的地方。” 建筑设计师,除了对建筑负责,对周边的环境负责,更需要对使用者负责,对整个城市负责。

4.png

  02

  用1/6的专访时间 来说他的最爱

  “正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为华侨城生态广场的诞生提供了很好的土壤。”

  ——冯越强

  “从业40年,您参与过印象最深刻的项目是什么?”

  当记者抛出这个问题后,冯越强用了1/6的专访时间来讲述欧博与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的故事。

  1997年,冯越强在巴黎十三区PRIMATICE街1号成立了欧博设计;1998年,冯越强带领欧博落子深圳,并获得了这个用以迎接千禧年的项目——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

  在欧博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显得极为重要,她的竣工,奠定了欧博设计在行业中差异化的基因。冯越强亦对她怀着别样的感情,这不仅是欧博来到中国从事设计实践后建成的第一个项目,更是一个获得了无数好评的、集合着景观、规划与建筑三合一的教科书式的案例。

5.png

  华侨城生态广场(实景图)

  2017年,历经近20年时光的检视之后,华侨城生态广场被入选为《深圳当代建筑》45个代表性建筑作品之一,获选理由是:她是公共社区与景观公园相融合的例证,人文活动和自然山水相融合的例证,静谧从容与活跃开放相融合的例证。

  “1998年,进出深圳还需要边防证,但深圳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开放、包容,又充满着激情”,冯越强这样形容那时的深圳,“正是这座城市的基因,为华侨城生态广场的诞生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整个生态广场的规划设计中,景观在合、规划在隔、建筑在折,正是因为双方不断的优化、调整,最终造就了一个比原定目标更加美好的、开放式休闲园区”。

  采访过程中冯越强曾数次提及,生态广场的建成不仅益于一个科学的、前瞻性的规划,更成于合作方的果敢尝试和眼光,“人们总是会惯性对标成熟的东西,但当你要做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时,其实很艰难。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项目需要融合三重性:地域文化的固有性、人的在地性以及未来性,欧博很有幸、也很努力,与业主方交流、碰撞去达成共同目标。比如,生态广场的车库就是深圳第一座社区型、公共性、土地复合性、全连通地下生态车库 ”。

6.png

  华侨城生态广场(实景图)

  “当年的特区建设,遇山就平、遇坑就填、有路就拉直,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效率,同时也忽略了对环境的尊重。”他说,“华侨城生态广场最大的特征就是保留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在高密度情况下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 打个比方:为了实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引入生态材料建立生物链,有很多水生植物,枯叶可以被鱼消化,大鱼排泄的粪便会被小鱼吃掉。”。

7.png

  华侨城生态广场——凤凰花开(实景图)

  从设计到成品,华侨城生态广场用了仅仅2年时间。2000年初,华侨城生态广场落成,欧博把办公场边所移至此处,窗外的凤凰木红了一年又一年,广场的生生不息之态越发浓烈。最初,种下49颗凤凰木只是因为它树冠大符合遮荫避雨,而今,却已变成网红打卡地,“深圳一年常绿,凤凰木是红色,我们希望广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不一样的气息,而非是终年固定不变。”一切仿佛是意料之外,却又好似情理之中,前瞻性规划理念贯穿始终,得以创造了这种可能,冯越强说,“在大城市高密度地区,用生态手法,特别是思想观念在一个具体项目中实施,生态广场应该名列前茅。”

8.png

  华侨城生态广场(实景图)

  与喧闹的欢乐谷仅一路之隔,却又保持着自身独有的宁静,以其沉默的力量吸引着大批人流。华侨城生态广场在反驳了“生态”与“广场”一般性定义的同时,把二者合一并返回到城市生活最日常的层面,守护安慰着平淡真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钓鱼太极广场舞,咖啡料理晒杯盘,林荫蓊郁,老少相偕。 工作在此,生活在此,欧博的设计师们自然会对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心有别解。

  03

  深圳地标缔造者中的地标

  “我心中地标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里,与精神上发生互动的场所。”

  ——冯越强

  人往往对第一次接触的事物或者成果记忆尤为鲜明。而对于每一个建筑作品,冯越强都把她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

  20多年,欧博参与完成的重大设计项目达1500余个,其中包括:建筑设计600余个、城市设计500余个、景观设计400余个。至今,欧博设计共参与设计7个会展中心,设计展览面积100余万平,达到目前中国已建成会展中心面积的10%。两组数据罗列在一起,不免让人惊叹。

9.png

  深圳人才公园(实景图)

10.png

  深圳海岸城(实景图)

11.png

  深圳第一个综合整治片区——较场尾(实景图)

  “深圳作为带形城市,一是沿海岸线,二是沿深南大道,三是腹地,欧博在深圳做的项目不少。” 欧博似乎天生擅长打造网红项目、地标作品,华侨城生态广场之外, 深圳南山区半岛城邦片区详细蓝图, 深圳第一个土地加厚概念提出实施的城市景观项目海岸城、 深圳第一个综合整治片区的较场尾改造、 中国第一个人才主题公园人才公园,而今深圳人瞩目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均为欧博设计出品。

12.png

  深圳超级总部基地——臻湾汇(效果图)

  2017年,深圳市政府明确提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概念。深圳超级总部基地第一个建成的项目——瑧湾汇亦是欧博的作品,“在土地有限的深圳,采取集成一体化的方式,先是土地加厚,把每寸土地利用到极致,解决复杂的三条地铁线交换的有效性,还要结合有居住、办公、消费、交通、人流、酒店等,形成社群中心。” 每一个项目,冯越强的眼里总是另有解读。

13.png

  深圳半岛城邦(实景图)

  “半岛城邦,我们经历了15年的时间,从一期的整体规划、详细蓝图,一期建设到三期、四期、五期,这是深圳唯一一个进海大型人文社区,也是第一个立体街区生活综合体。” 先有半岛城邦,后有侨城坊,冯越强说这是欧博设计升级新形势下街区生活综合体的集成一体化一站式解决方案领跑城市综合体设计领域创新发展的实践性成果。谈到深圳人才公园,冯越强掩饰不住的自豪,“还有人才公园,我们经历了十年,不同时代的需求有不同的定位,十年中我们参加了3次国际招投标,每次招投标我们都参加,每次参加都是第1名, 这是中国第一个人才公园,深圳也是第一个建人才日的城市。”

14.png

  深圳湾1号(实景图)

  从深圳湾1号到华侨城欢乐海岸2.0版滨海公园,冯越强从容的讲述着每一个项目的设计初衷和一个个地标的背后的故事,笔者问其对地标的定义,他略作思索,“按照城市设计的理论,地标是重要的空间或建筑物,我心中地标是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里,与精神上发生互动的场所,地标有多种形式的表达,构筑物、雕塑都可以成为地标,精神上的共鸣尤为要。”

15.png

  华侨城欢乐海岸2.0版滨海公园(效果图)

  在他认为,地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城市最高、最大的楼;但是很小的构筑物也能成为地标,比如: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布鲁塞尔撒尿小男孩;第三种便是与民众精神发生密切关系的建筑空间场,比如: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并非是建筑形态类别,而是因为她能被文学、小说、电影、歌剧广为传播,变成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它就是真正的地标。”

  04

  深圳距离世界级城市还差一个国际会展中心的传说

  即将被打破

  “很欣慰,这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工程。”

  ——冯越强

16.png

  建设中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6座“鸟巢”、单个展厅最大面积5万平米,可以放下5台A380客机,建筑总用钢量相当于37座埃菲尔铁塔的巨无霸项目,自诞生之初就备受瞩目。欧博作为设计总承包,综合协调近50个合作单位、超过22家专项设计单位,联合法国VP,共同实现近140版方案比较,160位专业设计师协力奋战,项目全套图纸超9000张A0+长图纸,7月将至,备受瞩目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即将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多专业集成一体化是AUBE欧博设计一直倡导和坚持的工作模式,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再一次得到完美的验证。

验证.png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经历了三年半时间,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马上就要建成了,很欣慰,这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工程。” 冯越强骄傲地诉说着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全球最大的单一会展工程。

18.png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深圳作为国际大都市,只差一个国际会展中心。这是一派学者的说法,但我挺认同。”他解析道,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需要展示方方面面,只有充分交流才能提升城市的影响,交流永远是获得知识进步的可能性,会展中心是实现交流的一大载体。

19.png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设中)

  在冯越强心中,这个庞然大物本身就是一座城。“会展本就是城市的组成部分,除去会展的专业性、安全性、科学性,我们更关注周围的城市居民与她的关系,她能否成为城市友好街区的一部分, 这是欧博从最初中标、后来深化研究,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

  为此,欧博在项目设计中做了两个重要动作:让会展中心与周边的河道、路网进行功能的融合;让会展中心与周边商业、公寓、酒店等配套达到关系的平衡。“边界是最有意识的东西,但边界太硬又很无序,建筑设计要让边界变得柔和、模糊,而会展休闲带双线公园可以作为缓冲的隔离带,把会展和城市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交通融合在一起,以线性方式进行布局,地下空间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未来交通人流的大容量疏散,这也将会成为中国第一个双线公园。”

20.png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休闲带(效果图)

  在片区规划上,欧博没有粗暴地以满足会展功能以及交通便利性作为唯一标准,而是通过利用土地周边的公共景观资源,形成一岛(会展岛),一轴(会展—海上田园功能轴),一带(复合型的会展休闲带)的规划结构。如此一来,既满足交通需求,又为会展与城市之间创造过渡与衔接,极大提升海河沿岸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价值,打造“会展产业高效紧凑、城市空间舒适宜人”的片区环境。

21.png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休闲带(效果图)

  不久,或如人们的期待,伴随着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竣工,深圳距离世界级城市还差一个国际会展中心的传说即将被打破;而对于欧博和冯越强而言,“在未来的规划中,把我们的房子建造成人人都喜欢的景观,并且能进入历史”的初心始终不会改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