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宁乡经开区自揭“短板” 重塑园区升级之路

房产 2018-09-21 00:05:24 来源:长沙晚报
原标题:自揭“短板”, 重塑园区升级之路

  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加速发展,自主研制的涂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汽车零部件和穿戴式产品。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位于宁乡经开区的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加速发展,自主研制的涂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汽车零部件和穿戴式产品。 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产业分散、规模小、龙头企业少、生态不足,高新技术产值比例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没达到理想状态。”日前,在2018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现场,为企业“吆喝”的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戴中亚对比沿海城市后,毫不避讳地“亮丑揭短”。

  短板如何补强?困难如何克服?做好优质项目达产、盘活低效闲置资产、构建服务型园区、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是戴中亚有针对性地为园区打造升级版开出的一剂“药方”。

  探访实录

  提起宁乡经开区,许多人会对园区集聚的50多家食品饮料企业念念不忘;会对格力集团将全国第十个制造基地布局在此,与有荣焉;会对楚天科技并购德国Romaco集团振奋不已……

  成绩闪耀夺目,但短板不能视而不见。宁乡经开区在过去的2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如今除了要解决产业结构失衡、传统产业转型、产业生态断层等问题,如何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重大项目,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龙头企业、“百亿企业”缺位怎么办?

  药方:产业规划更合理,产业聚焦更集中

  从一家企业到一个产业,这是企业的壮大,也是产业的集聚。宁乡经开区目前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以妇孕婴童、保健品化妆品为特色,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补充的“321”现代产业体系。

  从数量来看,宁乡经开区的产业有6个之多;从规模来看,部分产业产值已达到数百亿元。这是园区的优势,但也是园区的弱势。毕竟与其伸开手掌,芝麻西瓜一起抓,倒不如攥起拳头,集中优势,奋力一击。

  细细分析产业,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戴中亚告诉记者,对比深圳、上海等城市,园区虽然拥有格力长沙、楚天科技、加加食品这样家喻户晓的企业,但部分产业仍缺少龙头企业,“百亿企业”目前仍是空白。

  龙头企业、“百亿企业”的缺位,让不少配套企业有可能“三过园区不入”。政策再优惠、服务再优化,没有充足市场、没有大量订单,园区对配套企业的吸引力将打上折扣。

  这样一来,产业链的建设、产业生态的打造也将无从谈起,即使有所作为,引进一些小企业,工作成效也会出现“树懒现象”,时间久、速度慢,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这一点,戴中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要以产业集聚人气,以生态留住人气。”戴中亚对记者说,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都不能掉队,才能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记者看来,园区的“硬环境”就是要继续做好产业规划,聚焦“两主一特”产业定位,引进龙头企业,培育“百亿企业”,打通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生态圈,让优势更强、让短板变长。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达理想状态如何破?

  药方:聚焦“三强五高”,提升高新技术产值

  食品饮料是宁乡经开区的第一主导产业,拥有加加食品、青岛啤酒、华润饮料、洽洽食品、绝味食品、小洋人乳业、一大早乳业、王老吉凉茶、皇氏乳业、湖南茶叶集团、湖南粮食集团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但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园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首先是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规模不够。目前,在已公布的国家、省、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和项目中,宁乡经开区上榜的企业数量并不占优势。

  从认知上来说,转型升级的趋势不可逆转。如果企业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市场竞争力,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园区企业转型升级未能尽如人意的另一个表现是,智能化生产水平不足。目前,宁乡经开区企业大多是引入设备,机器换人,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但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再者,高科技板块发展不足。戴中亚说,园区虽然引进了格力、海信、海尔、美的等家居家电品牌,但企业科技投入占比不高、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数量不多,向人工智能、智能家居转型发展步伐缓慢,这也导致园区亩均税收远低于深圳等沿海城市。

  “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闲置低效的资产盘活,鼓励企业引入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人才。”戴中亚说,园区将大力支持企业更新设备,革新工艺,完善供应链。

  与此同时,园区要瞄准“三强五高”,即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引进一批“高技术、高投入、高成长性、高环保、高产出效益”项目和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生态,增强园区活力。

  对话园区负责人

  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戴中亚: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生态圈

  记者:宁乡经开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上,对比深圳、上海等城市,存在哪些差距?

  戴中亚:一方面园区产业规划没有聚焦,产业体系比较分散,产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多数为产值几亿元或几千万元企业,且产业上下游仍未打通,没有真正成链,没有形成生态。这也导致企业成本高,产出效益低,在集群发展和抱团竞争方面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值比例低,智能化生产水平不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第三方面是配套产业不足,产业生态打造之路还要走很远。园区配套还停留在“九通一平”阶段,硬环境和软环境还需协调发展,生产性配套和生活性配套建设还需继续加强。

  第四方面是园区市场化人才的引进、培育、储备还不够。  

  记者:宁乡经开区将如何着眼园区现状,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实现精明增长,打造园区升级版?

  戴中亚:一是要以猛药去疴的决心推动园区市场化改革,实现内设机构市场化、服务企业市场化、平台公司市场化。从园区管理架构方面,把部门进行整合,实行扁平化管理,即人员一线化、职位企业化、管理扁平化、考核项目化。

  二是要有对标沿海地区的勇气,以敢闯“无人区”的创新意识、立足“生态圈”的产业思维、深耕软环境的国际视野、咬定高质量的战略定力,赢得园区可持续竞争。按照“两主一特”的产业定位,先进装备制造业聚焦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智能家居产业;新材料主要围绕新型储能材料向上游延伸,包括电池、电控、电机等,形成新能源汽车生态圈;食品饮料产业则加速国际化、特色化,以国际化的视野推动园区食品饮料产业形成规模。

  三是构建开放平台。园区目前企业多为传统、内向型企业,投资、市场多聚焦本地,园区要引入国际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把企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只有与国际接轨,产业才能摆脱传统的桎梏,才能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四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盘活低效资产,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加大投入、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端人才、设备工艺更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要突出盘活闲置存量用地,加快清理、分类处置烂尾项目、僵尸项目,坚持“一地一策”“一宗地一个班子”“一抓到底”,打好闲置土地处置攻坚战。

  五是要以精明增长的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调优产业布局,聚焦“三强五高”,强化产业招商集聚,狠抓优质项目落地。一方面把好招商洽谈时间准入关、合同签订关、项目落地关;另一方面,现有存量企业按照“五高”要求推动二次招商,从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敢揭“伤疤”,才能强身健体

  无论是缺乏龙头企业、产业生态圈未形成,还是高新技术比例低,企业转型升级速度慢,宁乡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戴中亚,对园区发展过程中的这些“伤疤”,认识得非常清晰。其实,只有敢于揭开“伤疤”, 直面“伤疤”,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治愈“伤疤”的目的,最终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

  一个城市、一个园区的发展,企业和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没有企业,没有项目,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支柱性作用更为重要和显著,智能制造的推进、产业链的建设、转型升级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

  显然,宁乡经开区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提出了瞄准“三强五高”,进行精准招商,并鼓励企业二次招商和以商招商。

  但园区主要负责人都深知,龙头企业、投资超百亿元企业是一种稀缺资源,如何在全国200多家国家级园区中脱颖而出,得到企业的青睐,将项目落户到自己的园区,这是一种智慧。

  就像戴中亚说的,既要打造硬环境,也必须提升软环境,让企业有赚头、员工有盼头、干部有奔头,才能做好精准招商工作,真正吸引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落户园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