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质量、诚信、服务与科技,解读东易日盛品牌底色
2019年1月17日上午,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任兼会长助理刘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家具及室内环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孙书冬应邀莅临东易日盛集团,考察参观了东易日盛总部大厦及样板间并与东易日盛领导们展开了座谈交流。下午,东易日盛集团董事长陈辉、东易日盛智能家居科技公司总经理晁延斌陪同刘辉主任、孙书冬主任对东易日盛工厂进行考察参观并就“2019·质量与责任同行”为主题,就未来中国家装质量体系建设进行了讨论。
考察过程中,质检体系领导们表示东易日盛的各项产品质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以及员工的专业度都是行业内的顶尖水准,东易日盛的企业标准已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希望未来东易日盛可以继续“高标准 严把控”,继续开发“新工艺 新技术”,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整个行业共同进步。东易日盛的领导也表示,高质量的产品为东易日盛带来了良好的口碑,良好的口碑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东易日盛除提升生产线的质量,更重视产品品质的提升和内在文化的提升,这也是东易日盛的品牌底色。于东易日盛而言,质量的本质是价值的创造,让客户感到“物有所值”,质量意味着企业的生命,我们不仅要用科技与效率做到够大,更要用质量做到够强。下面就让我们继续解读质检体系领导关于家装行业质量现状的科普,以及东易日盛领导这番话背后的深意。
国家标准是基础,企业标准是进阶
行业乱象带来行业困扰,国家标准是用于规范行业的基础标准,而优秀的企业标准则可以让行业走向更优质的道路。
在大部分的消费者的看来,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质检体系领导在本次考察东易日盛集团的活动中多次强调,东易日盛品类的“企业标准已经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希望东易日盛可以继续高标准、严要求,用此种标准带动行业进步”,那么问题来了,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为什么要用企业的标准来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而不是用国家标准?
原来,国家标准是最基本、最容易达到以及普及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的标准。企业标准之所以能成为企业标准被国家认可,那它一定要远高于国家标准的基本底线才可以,如果企业标准的制定低于国家标准,那么企业标准便没有了任何意义。
行业乱象带来行业困扰,国家标准是用于规范行业的基础标准,优秀的企业标准则可以让行业走向更优质的道路,而国家也一直以来都在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质量与科技,是东易日盛最重要的品牌底色
质量、诚信与服务是一个品牌的基础底色,而东易日盛的底色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抹科技的炫彩。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众所周知,进入新的时代后,我国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将科技创新和质量强国双轮驱动,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让科技与质量成为了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要因素。
2018年,东易日盛品牌价值228.63亿,是家装行业的标志性品牌,这不仅是东易日盛多年来戒骄戒躁,苦炼内功的结果,更是用质量与科技提升能动力的成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进步,品牌的提升也离不开质量的支撑。他们之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发展的关系。如果说质量、诚信与服务是一个品牌的基础底色,而东易日盛的底色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一抹科技的炫彩。
质量、诚信与服务是品牌的基本底色
2018年是东易日盛诚信年,东易日盛全国30余家分公司,200余店面,5000余员工,所有涉及工程服务的人员都必须百分百签订诚信承诺书。所有的施工节点,进行全程监控拍照,确保工程标准执行到位,用实际行动在践行诚信家装。
作为拥有设计甲级资质,施工一级资质,双资质的上市家装公司,东易日盛推出了高于行业标准的东易日盛“8+28”标准,为家装客户提供高度配套的产品解决方案,实现让设计图纸到心中家的完美呈现。
科技让东易日盛的品牌底色加入一抹炫彩
在家装建材上,东易日盛集团用三年技术攻克,创新出新一代健康不含甲醛的静电粉沫喷涂技术;用两年攻克难关,出品了业内为数不多的5CM加厚内门,并实现了木门独特的3°倾角技术。近年来,更是将蜂窝结构高密度纸这项工艺应用于传统木门上,以防止内门变形、降压减震、隔音降噪让木门更为耐用。
在互联网发展上, 东易日盛DIM+系统将传统的CAD线条式构建变为形象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形展现,超真实的3D全景效果图,不仅可以用3D全景观看东易日盛千万套样板间,还可以让消费者获得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同时因为它利用数字化系统对接真实供应链,自动生成方案,对接订单系统,大大的提升了运营效率,成为了家装设计领域一次暂新的变革。真家3D设计系统,利用虚拟现实引擎+裸眼VR,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得,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及转化效率。家装SAAS管理的在线监理系统、MES生产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强化对工程阶段的控制与管理,智能化生产效率的提升,精细化供应链的管控,更好的保障供货,降低风险,提高人效,保障项目良好交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