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焦虑”有望成为过去式 充电桩布局提速正当时

环保 2018-07-06 16:46:0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未来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或将迎来遍地开花之势。但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即便产能规模驶入发展快车道,充电桩总体水平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不小差距,离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充电焦虑”有望成为过去式 充电桩布局提速正当时   买了电动汽车,能不能用得舒心?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充电桩是传统加油站的替代品。而充电基础设施能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或换电服务,一直都是用户是否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
   充电桩行业的迅猛发展,由此可见一斑。自国家电网2014年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桩市场后,三年内,充电桩行业涌入了海量的各类玩家。按照国务院制定出台的加快发展充电设施建设意见,到2025年要满足500万辆车的充电任务要求,要新建480万个桩,1.2万个站。届时,平均一辆电动汽车就会有一个充电桩。
   从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超过8184个,2018年5月同比增长接近60%。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曾透露,截至2017年底,中国充电桩建设数量达到45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达21万个,已形成一定规模。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已经把建桩的重点放在了二三线城市,甚至在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充电桩建设已经延伸到了县城。其中主要是国企在运营,也有部分是整车企业独立建的,其中以进口新能源电动车为代表。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日益凸显。即便数量快速增加,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大约为3.5:1,远低于1:1的建设目标。有调查显示,在中国的大城市,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家庭能顺利安装充电桩,这就使得一些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只能“烧油”,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一项最新数据,目前的这一比例为3.8:1。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规模的扩张,市场会寻找更集约的解决方案,集中式的、大功率充电、功率分配等,多个充电运营服务商都在逐渐往这个方向布局。有研究表明,当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充电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大多数人就可以完全接受电动汽车了。这正是大功率充电的研究方向。预计到2025年,所有电池厂商的充电倍率能够达到3C和4C,也就是说,基本上不超过15分钟就能够把一个空电池充满。
   但如何提高电桩使用效率,缩短回收成本周期也成了所有参与者扭亏为盈的关键。除了缩短充电时间,更方便地找到充电桩以及更便宜的充电成本,也成为推动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元素。电桩产业已经从初期的“跑马圈地”逐步转变发展方向,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以期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因而,2018年如何寻找更合理、使用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铺开,在充电技术方面持续创新,满足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要,但仍然存在基础不牢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由于车桩生产企业众多,车桩充电接口特别是直流接口不兼容的情况依然存在,运营商平台互联互通的水平较低。不同运营商、不同APP之间的包括充电、付款等互联互通功能依然难以实现,给终端用户带来了诸多困扰。
   正如国内券商所预测的,未来3年内,充电桩行业将逐步趋向集约化发展和充电桩运营效率的提升。在互联互通的同时,加强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效率,也是化解充电焦虑的重要途径。而当这个充电瓶颈打开的时候,电动车也将真正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