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施麟)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大会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赤水市人民政府承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张建龙在致辞中说,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既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又关乎着地球生态安全。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建立了中央、地方和遗产地三级管理机构和队伍。目前,全国已拥有52项世界遗产。其中,自然遗产1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会上发表致辞
张建龙强调,根据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归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赋予了林业和草原部门新的重大使命,要进一步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推动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一是全面加强遗产资源保护。通过林业和草原工程、项目和资金,加大对遗产地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遗产地的监测和管理,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二是努力提升申报管理水平。完善专家参与咨询和决策的机制,强化遗产申报梯队培育和预备项目库建设,实施动态更新和管理。把我国最典型、最优秀、最具保护价值的遗产资源推荐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是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保护。要坚持科学合理利用,建立多方合作共赢机制。要提升遗产地的科普教育功能,深入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纪念活动。四是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要认真履行《世界遗产公约》,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宣传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成就、经验和模式,为全球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中国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裴伯庸为青海可可西里颁发世界遗产证书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在致辞中指出,国务院批准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于促进社会公众更广泛了解、保护和永续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义重大。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2项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二,成为展示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的亮丽名片。
去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将青海可可西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项世界遗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裴伯庸为青海可可西里颁发世界遗产证书。会上还宣布成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并为专家代表刘嘉麒院士颁发聘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为专家代表刘嘉麒院士颁发聘书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去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时间为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会。期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系列宣传活动。各地还将在本地区的世界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内,采取游客门票减免、科普讲座、有奖知识竞赛、公益展览等方式,开展世界遗产进校园、“我的世遗我的家”等遗产日特色活动,弘扬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公众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认知,展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