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仍遇多重掣肘 协力共治破题“垃圾围城”
环保 2018-06-17 15:43:44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应对“垃圾围城”的必选项。在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群众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需要社会多方协力共治。生活垃圾分类仍遇多重掣肘 协力共治破题“垃圾围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城市作为重点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在大中城市已成标配,但在不少小城市或集镇乡村,设施滞后,大多数垃圾只能归到一处填埋。分类意识薄弱、垃圾分类不到位、后期运输不分类等现象的存在都给生活垃圾分类带来了挑战。尽管大街小巷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等标识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可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难、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指出,目前,多数试点城市建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因为体制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科学、征收主体不明确和公众环境意识较差等诸多障碍,尚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是一大重要原因。如果垃圾分类、垃圾利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那么将导致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难以形成完整链条。专家表示,如果以“木桶理论”形容生活垃圾分类,那么“法治”就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桶底。对此,我国多个省市正进一步夯实顶层设计。
深圳垃圾强制分类于1月13日起正式开罚,意味着该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从以往的鼓励为主转变为全面强制;西宁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启动仪式,此后相继出台了《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4个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金华市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发布《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并在该市浦江县开出了首张罚单,标志着浙江农村垃圾分类管理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应对“垃圾围城”的必选项。不过,生活垃圾由于源头多、分布面广,呈小而散的局面,往往回收成本大于回收价值,从市场投资角度看“无利可图”,制约了垃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从居民自家垃圾桶到社区公共垃圾箱,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前功尽弃。
因此,要把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协同作用,统筹合并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深度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目前,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居民区已实现垃圾分类运行服务体系全覆盖,平均每日厨余垃圾分出纯净度达97%以上。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完善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力推手。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工作,涉及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多个利益相关方。从引导到强制,需要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作为过渡,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群众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也需要一种便捷高效的垃圾分类模式为机制的推行提供便利。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表示,“生活垃圾投放分类工作,不仅是要求市民去干,还要让市民自己愿意去干。”
目前,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在大中城市已成标配,但在不少小城市或集镇乡村,设施滞后,大多数垃圾只能归到一处填埋。分类意识薄弱、垃圾分类不到位、后期运输不分类等现象的存在都给生活垃圾分类带来了挑战。尽管大街小巷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等标识的垃圾桶随处可见,可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难、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却依然存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指出,目前,多数试点城市建立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因为体制不健全、收费标准不科学、征收主体不明确和公众环境意识较差等诸多障碍,尚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垃圾分类体系不完善,管理体制是一大重要原因。如果垃圾分类、垃圾利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那么将导致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难以形成完整链条。专家表示,如果以“木桶理论”形容生活垃圾分类,那么“法治”就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桶底。对此,我国多个省市正进一步夯实顶层设计。
深圳垃圾强制分类于1月13日起正式开罚,意味着该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从以往的鼓励为主转变为全面强制;西宁市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启动仪式,此后相继出台了《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和《西宁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4个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金华市作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发布《金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并在该市浦江县开出了首张罚单,标志着浙江农村垃圾分类管理进入法治化的新阶段。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是应对“垃圾围城”的必选项。不过,生活垃圾由于源头多、分布面广,呈小而散的局面,往往回收成本大于回收价值,从市场投资角度看“无利可图”,制约了垃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从居民自家垃圾桶到社区公共垃圾箱,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垃圾分类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哪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前功尽弃。
因此,要把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协同作用,统筹合并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深度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目前,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居民区已实现垃圾分类运行服务体系全覆盖,平均每日厨余垃圾分出纯净度达97%以上。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完善成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力推手。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治理工作,涉及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多个利益相关方。从引导到强制,需要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费制度作为过渡,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需要群众树立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需要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也需要一种便捷高效的垃圾分类模式为机制的推行提供便利。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表示,“生活垃圾投放分类工作,不仅是要求市民去干,还要让市民自己愿意去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