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打造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气候观象台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施麟 刘舜欣)6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为加快推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中国气象局于近期出台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指导意见》,从建设总体要求、功能定位、布局设计、申报遴选、观测任务、组织管理等方面对观象台建设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据了解,2007年,中国气象局选取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安徽寿县、广东电白、云南大理、甘肃张掖等5个“气候代表性好、观测资料历史序列完整、观测场地等基础条件成熟”的观象台开展建设试点。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试点,我国在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观象台整体情况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大气科学研究的需求等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和发展,强化气候监测与分析评价业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天气气候业务发展、气象灾害防御等提供支撑。
按照《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指导意见》,未来国家气候观象台定位为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立体观测的综合气象观测站;研究气候系统各圈层物质和能量交换、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天气气候和生态系统影响、不同下垫面对天气气候影响的科学研究平台;面向国内外、部门内外的开放合作平台;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的人才培养平台。
“十三五”期间,各气候系统关键观测区至少完成1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运行稳定、观测项目齐全、规范标准统一、数据质量达标的国家气候观象台,具备气候系统多圈层监测能力,并在相关科研领域取得突破。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打造一批在国际上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家气候观象台。
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副司长李麟对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意义和价值做了介绍。他表示,国家气候观象台意义重大,特别是它长期观测做出的研究和评估,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观象台对保护和治理自然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恢复重建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监测数据和参考,为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提供了基础数据。另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数据变化能够为我们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防治能力的提高提供数据支撑,而这些效益对公众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