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相关介绍|东北大学地址、邮编|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教育热点 2021-07-27 00:17:46 来源:中创网


东北大学领导班子
 

  熊晓梅:党委书记

  熊晓梅,女,汉族,1961年3月生,辽宁大连人,1982 年 12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3 年 8 月 参 加 工 作,硕士,教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在东北工学院管理系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83年8月至1984年1月,任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辅导员;1984年1月至1984年9月,任东北工学院团委副书记;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北京钢铁学院社科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6年7月至1993年4月,先后任东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1993年4月至1995年8月,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95年8月至1999年1月,任东北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主任,兼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任东北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主任;2003年12月至2015年7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2016年9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兼任全国冶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沈阳市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
 

  冯夏庭:校长

  冯夏庭,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国际岩石力学学会设计方法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报》(英文版)主编。

  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深部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工程实验技术以及岩爆监测预警与动态控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国际岩土力学计算机方法和进展协会杰出贡献奖。
 

  柴天佑:学术委员会主任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FAC Fellow。1985年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并留校任教。1988年被晋升为教授,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

  柴天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提出了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全流程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方法,主持研制了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钢铁、选矿、有色、电力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十项; 2007年获IEEE系统控制协会颁发的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200余篇,ISTP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应邀在IFAC、IEEE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

  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建设了一支年轻的研究队伍,共有10余名博士后出站,70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200余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孙正林:党委副书记

  孙正林,男,汉族,1965年1月生,黑龙江省尚志市人。1987 年 1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9 年 7 月 参 加 工 作。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东北林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9年7月至1992年7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团委组织干事;1992年7月至2003年1月任学校人事与专家工作处副科长、科长、副处长,期间于1995年4月获得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党校常务副校长,期间于2005年9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7年3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2017年4月至今,兼任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

  兼任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等。
 

  杨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辽宁法库人,1986 年 4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7 年 7 月 参 加 工 作,硕士,研究员。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1983年9月至1984年9月,在东北工学院选矿专业学习;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北京钢铁学院政教专业学习;1987年7月至1992年4月,任东北工学院矿物工程系辅导员、团委书记;1992年4月至1995年8月,任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干事;1995年8月至1997年5月,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97年5月至2001年12月,任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2001年12月至2011年1月,任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2011年1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张国臣:党委副书记

  张国臣,男,汉族,1963年5月生,辽宁康平人,1985 年 4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6 年 8 月 参 加 工 作,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辽宁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自动化专业学习;1986年8月至1988年9月,东北工学院团委干事;1988年9月至1991年3月,任东北工学院团委副书记;1991年3月至1993年3月,任东北工学院团委书记;1993年3月至1996年5月,任东北大学团委书记;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任东北大学校办公室主任;1999年3月至2005年5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校办公室主任;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任东北大学校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主任;2011年3月至6月,任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主任;2011年6月至11月,任校长助理; 2011年11月至2014年1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任吉林省吉林市委常委、吉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8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孙雷:副校长

  孙雷,男,汉族,1963年6月生,辽宁丹东人,1983 年 6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5 年 8 月 参 加 工 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1年9月至1985年8月,在东北工学院物理系学习;

  1985年8月至1989年9月,东北工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

  1989年9月至1990年11月,任东北工学院院刊编辑室副主任;

  1990年11月至1996年5月,任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团委副书记;

  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任东北大学团委书记;

  1999年3月至2011年3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任东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任东北大学校长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

  2014年4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建昌:副校长

  刘建昌,男,汉族,1960年5月生,辽宁黑山人,1983 年 6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4 年 7 月 参 加 工 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秦皇岛分校校长。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自动化专业学习;1984年8月至2001年5月,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任学生辅导员、助教、讲师、副教授;1986年9月至1989年3月,东北大学自控系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东北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2001年5月至今,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1999年10月至2003年4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2003年4月至2004年7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年7月至2015年7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东北大学国家级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2015年7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5年8月至今,兼任秦皇岛分校校长。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获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奖励。
 

  王建华:副校长

  王建华,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山东莱阳人,1988 年 1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8 年 6 月 参 加 工 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1年9月至1985年8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5年8月至1988年7月,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徐如人院士和冯守华院士;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美国特拉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访问学者;1999年10月至2002年11月,丹麦科技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创始人Elo Harald Hansen教授;1988年7月至1997年10月,任烟台师范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其间曾任化学系副主任、系主任; 2003年3月至今,任东北大学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教授;2006年11月至2015年7月,任东北大学理学院院长;2015年7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近年来,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国际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FIA Award for Science);兼任国际分析化学刊物TALANTA(Elsevier,2004年12月起)副主编,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英国皇家化学会,2007-2010)、分析化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分析科学学报等编委。
 

  徐峰:副校长

  徐峰,男,汉族,1965年10月生,辽宁沈阳人,1984 年 12 月 加 入 中 国 共 产 党,1987 年 7 月 参 加 工 作,工学博士,教授。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东北工学院自控系自动化仪表专业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至1991年7月,任东北工学院自控系分团委书记;1991年7月至1994年7月,任东北工学院学生工作处新生部副主任;1994年7月至1995年12月,任东北大学自控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期间于1995年11月获得东北大学自控系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12月至1996年10月,任东北大学自控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1996年10月至1999年4月,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99年4月至2005年5月,任东北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期间于2000年3月至2000年12月和2001年5月至2001年11月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借调工作;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任东北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武装部部长,期间于2009年1月获得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任东北大学校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主任;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任东北大学校长助理兼校长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主任;2017年9月至今,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唐立新:副校长

  唐立新,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高等学校“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学科引智基地(111计划)负责人。现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88年获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获东北工学院系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6年获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应用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3月至1999年5月,东北大学系统工程学科助教、讲师、副教授;1999年6月至今,东北大学系统工程学科教授;2015年11月至今,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7年9月至今,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东北大学校门


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473人,其中专任教师279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5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0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
 

  校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 邮编:11081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