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科技 2018-07-24 00:04:04 来源:科技日报

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到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4.539吨/公顷的平均亩产量(来自2014年FAO统计数据)。这标志着袁隆平“海水稻”团队此次在迪拜沙漠地区的试验种植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据介绍,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存在多个方面的巨大挑战,其中包括极端昼夜温差、地下高盐度水位、低湿度、缺乏淡水、沙尘暴、缺乏土壤团粒结构、缺乏种植资源等多个方面,比如迪拜在6―7月份地表温度可达54摄氏度以上,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0摄氏度以上,沙漠地下7―8米即为盐度高达1.6%的咸水,土地表层为细沙,地下50―80cm即为风化岩石结构。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袁隆平项目团队除了需要选育出适应于当地积温带的水稻耐盐碱品种以外,必须采用一种被称之为“四维改良法”的沙漠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不同于常规水稻种植的植保体系,达到节约淡水资源、避免次生盐碱化、建立土壤团粒结构和智能化水肥循环等目的,将沙漠变成人造绿洲。

根据双方达成的“绿色迪拜”合作框架协议,“海水稻”项目团队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品种实验阶段,通过试种不同积温带水稻品种,探索适宜的种质资源,初步掌握水稻在沙漠极端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水肥施用条件,摸索水稻各生育期的核心植保措施。在2018年下半年生产性实验阶段,以“四维改良法”技术为基础,确定最佳土壤改良工艺参数和水土肥循环模型,降低规模化推广生产成本。2019年启动第三阶段――面积为1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项目,验证“海水稻”大规模实验种植技术,将探索利用沙漠地区四季常青的人造绿洲稀缺资源融合绿色生态地产业态,引入包括中国“一带一路”产业资金在内的商业投资,尝试实现项目的商业化运营,该阶段完成后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利用“海水稻”及其带动的产业链体系,从2020年开始迅速扩大“海水稻”种植面积,将“海水稻”人造绿洲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

据悉,迪拜将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合作建立“袁隆平中东及北非海水杂交稻研究推广中心”,承担面向中东及北非地区海水稻品种测试、工艺条件优化、技术培训和产业化推广等使命。(王建高 杜德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