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飞船竞相发,人类迎来载人航天新时期

科技 2020-05-31 18:20:54 来源:中创网

  2020年5月,在人类载人航天领域,两件大事引人注目——

  5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8日,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1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猎鹰九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奔向国际空间站。

猎鹰九号火箭托举载人“龙”飞船起飞
▲ 猎鹰九号火箭托举载人“龙”飞船起飞

  一个月之内,中美两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都有重大进展。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与美国载人“龙”飞船都采用两舱构型,在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最多可乘7人,返回舱可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成本。

载人“龙”飞船待发
▲ 载人“龙”飞船待发

  在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返回舱内,两国新一代载人飞船都采用了一系列人性化设计,操作上删繁就简、降低使用难度,生活、娱乐设施更丰富,让航天员工作、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载人“龙”飞船内部
▲ 载人“龙”飞船内部

  发射载人“龙”飞船,是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在本土开展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标志着美国载人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承担我国空间站建设重任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拉开帷幕。除了长征五号B首飞任务,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还有11次飞行任务,预计在2年内完成。2022年前后,我国将建成载人空间站。

我国空间站示意图
▲ 我国空间站示意图

  除了近地轨道任务,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还将兼顾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在首次飞行任务中,我国新飞船试验船通过多次自主轨控将轨道抬升至远地点为8000千米左右的大椭圆轨道,制动后以超过9千米/秒的再入速度返回,为返回舱创造了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再入的热流条件,验证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相关技术。

我国新飞船试验船示意图
▲ 我国新飞船试验船示意图

  低成本、低操作难度、高集成、高舒适,两国新飞船体现的商业化思维,也意味着商业航天旅行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未来,将有更多人有机会飞向太空,体验挣脱地球怀抱的释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新飞船试验船
▲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新飞船试验船

  同一个月份,同样的海滨,同样的蓝天,同样欢呼的人们,目送新一代飞船出征。

  在这个蔚蓝的星球,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无数颗心同频共振,将希望寄往浩瀚宇宙。

  部分素材来自新华网、央视网、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等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