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信:深耕密码应用技术 构筑信息安全“芯”防线

通信 2021-11-25 14:49:44 来源:中创网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两周年。密码法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是新时代密码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贯彻实施好密码法,应用好密码技术,是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和密码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保障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人民群众利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科技与经济快速发展,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密码技术深入融合,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全芯片作为密码技术的重要载体,在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等关系国计民生等各行业中得到大规模地广泛应用,既是公民数据安全的关键守护者,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规范有序的重要贡献者。

  作为国家关键领域安全芯片主要提供者,大唐电信承担了如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等多个领域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是国家物联网和工业应用信息安全领域的推动者和主力军。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唐电信始终与国家改革发展同步,始终以国家信息安全使命同行,始终以密码技术为核心,主动承担历史责任与时代重任,不断筑牢信息安全“芯”防线。在产业实践中,大唐电信深谙密码技术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高度重视安全密码算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充分运用密码技术优势和产业应用经验,面向不同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安全芯片产品,用“芯”守护国家信息通信安全。

  密码核心技术保障信息安全

  安全芯片是一种可独立进行密钥管理、加解密处理及安全计算的硬件装置。大唐电信安全芯片产品以安全密码算法技术为基础,高性能和产品安全性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大唐电信拥有专业的安全密码算法研究团队,长期钻研国际、国密主流密码算法的安全防攻击技术和IP硬核化技术,并成立了安全实验室,从实战的角度检测搭载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的抗攻击防护能力,全面保障产品的安全性。相关安全芯片产品已通过国密二级、国际CC EAL5+等多项认证,产品安全性位居市场前列。

  当前,以密码核心技术为基础的安全芯片已广泛植根于各行各业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中,包括保护个人用户信息安全、敏感数据安全、数据加密传输通信安全、设备身份鉴别安全,以及为终端设备可信执行环境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基于芯片级的硬件基础保障,为信息安全筑起了第一道安全防线。

  安全芯片产品赋能行业场景

  在人们熟知的证件卡产品领域,大唐电信推出的二代身份证、社保卡、金融卡、交通卡、市民卡、居住证、居民健康卡等安全芯片产品,为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密钥数据、账户余额数据等提供安全存储载体,通过密码技术和安全芯片,守护人民的身份信息安全、交易支付安全,为社会有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大唐电信智能芯片系列产品

  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唐电信推出的CG4Q、C0A9系列安全芯片产品具有高性能、高安全、低功耗等特点,该系列芯片通过国密二级、CC EAL5+等认证,符合PCI和终端芯片安全评估要求,可应用于刷脸支付、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多种场景,通过密码技术和安全芯片,赋能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传感器设备、边缘终端设备以安全可信的新价值属性,提供设备身份标识安全存储和密码技术服务支持。

  在车联网领域,大唐电信车规级芯片通过了AEC-Q100 Grade2检测,可为车载和路侧单元等设备提供安全保障,并为车车互联、车路协同应用中的信息安全通信、设备身份鉴别提供密码技术服务支持,为车联网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安全保障。

  在电力行业,大唐电信自主研发了安全模组、智能核心板、智能物联终端、业务安全平台等产品。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电力网设备信息采集、检测、边缘计算以及与中心系统的安全数据交互,产品内嵌大唐电信安全芯片,通过安全芯片的密码技术保障终端设备身份可信和执行环境可信,有效助力了国家电力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建设。

  在云端平台侧,大唐电信自主研发了应用安全服务支撑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具有高可靠、可弹性、易扩容等特点,通过平台密码技术可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终端设备可信接入鉴权、数据加解密传输等密码技术服务,为业务应用提供安全保障。

  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保障线、指挥线”,是保证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的重要防线。密码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中发挥着最核心的基础支撑作用,事关国家安全及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大唐电信将“密码理论研究”与“产业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从密码算法技术研究到安全芯片载体研制,从终端密码嵌入应用和行业安全解决方案体系实施,始终坚持自主可控,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持续提升各行业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并积极推动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全力构筑国家信息安全防线,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