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计划投入10亿元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

通信 2018-09-15 01:27:32 来源:中创网

  9月14日,在中国电信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智慧校园”主题赛正式启动。同时,中国电信发布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植计划”,未来三年,将投入10亿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以“智慧校园”为主题,旨在为大学生“双创”赋能,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大赛分为创意类与实践类两个方向。创意类重在考察参赛者的创新与开发能力,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实践类旨在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考察参赛队伍的云计算实践水平、市场洞察、营销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大赛的优胜团队除获得荣誉称号、奖金外,还享有中国电信就业绿色通道、创业基金支持、资源渠道支持、入孵中国电信双创基地等激励政策。

  推动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共建云创业联盟

  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守峰指出,随着市场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关注度持续走高,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根据Gartner的数据,预计2020年以IaaS、PaaS和SaaS为代表的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435.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2.4%。云计算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双创”团队、小微企业正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GDP贡献度超过34%。为了全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切实有效的促进“双创”成果落地,基于高校的人才优势,中国电信积极践行央企责任,聚合产业链优势建立“云创业联盟”,推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植计划”,将致力于助力小微企业成长,推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植计划”以大赛为切入点,通过构建云创业联盟,投入、整合资源,积极发展开发者生态,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中国电信云创业联盟是基于中国电信产业链,携手天翼创投、北极光、征和惠通等投资孵化机构,博雅大数据研究院、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生态合作伙伴等共同组成,通过聚合联盟成员单位的资源支持、渠道支持、创业基金、孵化扶植、人才培养、智囊支撑等多方优势,帮助以大学生开发者为核心的“中、小、微、创”以及个人创新创业,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实现技术创新与成果孵化,促进开发者与联盟成员间共同成长,强化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

  北极光、征和惠通等作为合作伙伴代表表示,中国电信云创业联盟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发挥着极高的社会价值,愿同中国电信一起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携手推动创新项目与优秀团队的孵化及养大,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电信云创业联盟将作为打造中国电信DICT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三年,计划发展成员单位400余所,包括投资机构、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等,共同支持10万名大学生开发者进行技术创新,支撑100个优质项目进入孵化阶段。同时中国电信还将投入10亿元支持高校人才培养,落实创新创业。

  以资源开放驱动人才培养,切实推进“双创”落地

  本届大赛是中国电信举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第二届“天翼云杯”赛事。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全面升级。一是平台更大。在团中央、全国各省团委及各大高校的支持下,中国电信举集团之力举办本届大赛,形成覆盖面广、渗透率高、执行力大、参与度强的云创业势头。二是兼顾创新与实践能力双提升,打造差异化赛事平台。一方面,通过联合博雅大数据研究院,共同对赛题设置、评审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大赛设立实践类方向,以“学生+企业员工+高校教师”组队的方式参赛,考察参赛队伍的团队协作、市场洞察、营销技能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三是践行央企责任,大力投入资源。中国电信聚焦高校信息化建设,将投入价值500万天翼云资源,免费供参赛者使用;为优秀团队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创业扶植基金、合作拓展渠道;联合天翼创投等投资、孵化机构,开放中国电信双创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四是借力渠道优势,落地优秀项目。本次大赛引入“孵化培养”机制,借力央企的渠道优势,将优秀项目积极推广,在项目培养的同时,助力数字中国、“智慧校园”建设,切实将优秀项目落地。

  复旦大学肝硬化超声智能诊断系统团队是第一届“天翼云杯”大赛的优胜团队。在接受采访时他们表示,大赛是一个公平竞争、磨练技能的赛事平台。比赛中,它提供免费资源,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激励开发者敢想敢做;比赛后,大赛持续关注团队的发展动态,给予关怀,并开放中国电信的资源,提供支持,帮助项目落地。中国电信既是创业路上的指明灯,也是值得信赖的好伙伴,特别是对于有创业需求的团队来讲更为实用。

  据了解,第一届大赛覆盖全国140余所高校,共有近1000支队伍超过1500份作品参与。作品覆盖模型算法、系统软件、APP、ERP、游戏系统、行业解决方案等多种类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