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40万亩生态屏障,绿化美化聚人气
红柳根部深深地扒在沙地,执着的向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将炽热的阳光挡住,投在地上的是一片绿荫,向远处望去,梭梭林颜色黄绿相间……满眼的绿色将沙漠明珠镶嵌地满满当当,竟让人分不清这里究竟是荒漠还是绿洲。这是6月10日,笔者在奇台县40万亩荒漠生态经济园区看到的景象。
40万亩荒漠生态经济园区位于西北湾牧场满营湖村,而热合提家就距离荒漠生态经济园区一公里的地方,在烈日的暴晒下,他在牛圈里清理着牛粪,汗水顺着他黝黑的脸庞流到了颈部,他用水抹了一把汗说:“我吗,2005年搬到满营湖村的,以前这里就是荒漠,三公里外都没人住,天天刮风刮黄土,现在绿化的可好了,以前搬走的牧民也陆续搬回来了,现在附近已经住了20多户人家了。”
听奇台老一辈人说,70年代的满营湖村是一片水草肥美的湿地沼泽地带,牛、羊在这里居住是对它们最大的犒赏。随着过度开采耕地,过度放牧、汲取地下水,这里慢慢沙化严重,进而逐渐变为沙漠。“以前住在这里的村民,晚上睡觉之前还好着呢,等睡醒推门一看,沙丘移动到家门口把房门堵住了。”奇台县荒漠林管理站站长陈生明说,无奈之下,满营湖村的村民纷纷搬离出这里。
治理前这里的沙漠以每年2.8米速度南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部分地段沙漠向南推移了1.5公里,植树造林迫在眉睫。1999年,奇台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号召全民在40万亩荒漠生态经济园区义务植树。2000年以来依托国家退耕还林、北防护林和防沙治沙等项目,进一步加大了造林力度,截止目前,已完成人工治沙造林作业面积50万亩,成林40万亩,接种肉苁蓉1.5万亩,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格局初步显现。
据介绍,奇台县40万亩荒漠生态经济园区位于奇台县绿洲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3公里。项目区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地貌,是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沙产业开发、国民教育为一体的筑绿基地,是防风固沙生态屏障,是我县“九纵三横四区多点一屏障”国土生态安全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进一步加大营林体制改革,依托国家项目,多渠道融资,加快园区建设,完成项目区围栏全封闭管护,用3-5年时间通过人工植苗、飞播和封育造林, 使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风沙危害基本得到治理。大力推进沙产业开发,保护野驴、鹅喉羚等野生动物,积极发展特种养殖,人工驯养繁殖猎隼、野猪等。大力开发荒漠景观生态旅游,开展探险、狩猎、沙疗、沙浴、滑沙等项目,提升旅游品位。积极发展沙生药材,种植麻黄、大芸,建设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培育沙生苗木,为治沙造林提供优质壮苗。积极推进项目区的产业化经营,将项目区建成荒漠生态经济的典范。(廖冬云 周倩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