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F发布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

旅游 2018-10-29 16:28:52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
原标题:WWF发布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

2018年10月26日,全球首个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Panda Friendly Certification)在四川成都正式发布。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继FSC森林认证、MSC水产品认证等通行全球的认证体系后,专为中国生产商及大熊猫保护打造的、又一重要的可持续利用产品认证体系。它标志着此后全世界范围的消费者可以在购买中国原产的、可持续利用产品的同时保护野生大熊猫。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巡视员严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合作司处长谢春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降初、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宜、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处处长徐涛、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市长何维楷、四川天府银行副行长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发展总监朴尚德(Jean-Paul Paddack)、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区总干事卢思骋等出席会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巡视员严旬为会议致辞,他表示:山、河、湖、海和人类社会是同一个生命共同体。经济发展和保护之间不是对立的,而应该相辅相成。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就架起了这样一个桥梁,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扶贫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据了解,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标准是WWF基于多年大熊猫保护经验所提出的创新性尝试。一个合格的“大熊猫友好型产品”也需要符合一系列“严苛”的要求,而其中最核心的是:来自野生大熊猫分布区的林农产品;采集或种植的过程符合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大熊猫保护、社区生计有贡献。

这一认证标准为解决野生动物保护和偏远地区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方案。自上世纪80年代来以来,我国大熊猫的生存情况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明显好转。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野生大熊猫无论从种群数量、还是栖息地面积上都呈现增长态势。但在总体利好的情况下,野生大熊猫依然面临着多重生存威胁:仍有33.2%的熊猫生活在保护区以外的山林,而保护区以外的熊猫栖息地面积占到总栖息地面积的46.2%,这都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大熊猫保护工作仍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保护总监朴尚德(Jean-Paul Paddack)表示:“分布在保护区外的大熊猫种群大多位于国有林场和社区集体林内,当地居民的日常生计活动,比如采药、放牧、林下采集等不可避免地会给它们造成干扰。为保护大熊猫,这些生计活动或多或少受到限制,居民缺乏其他方式补充收入。但是普通商业模式那种大规模对资源的利用不仅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造成威胁,这种发展方式本身也不可持续。而且,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往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普通的规模化产业发展模式很难和平原地区竞争,只能走有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有市场出路。大熊猫友好型认证所认可的产品就具备这样的特征――品质突出,而且产品具有公益附加值。我们相信它的推出,能同时解决保护大熊猫和生态扶贫两个重要的问题。”(记者 程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