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在苏州开营
中新网苏州11月16日电 (记者 孙权)11月16日,以“遗产保护、功能活化与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下简称“国际设计工作坊”)活动在江苏苏州开营。
开营仪式上,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梅耀林介绍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并对外发布本次国际设计工作坊的设计任务。这也意味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再上一层楼”。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苏州开营。 孙权 摄
据了解,2017年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标识。
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
国际工作坊开营仪式上专家代表发言。 孙权 摄
2018年4月,江苏启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具体编制任务。同年6月,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会。
处于江南运河的苏州文化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良好、文化特色鲜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鉴于此,上述国际设计工作坊定于苏州举办。
参与国际设计工作坊的专家学者实地感受苏州盘门。 孙权 摄
梅耀林介绍,本次国际设计工作坊历时一周,共邀请了9位国际技术专家,4位国内特邀点评专家、3位国内技术专家,2位苏州本地专家以及7位院内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选择苏州盘门到山塘街的运河两岸地段作为设计研究范围(长约3.1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并重点对盘门核心展示园开展概念性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将从整体层面挖掘大运河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关注线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融入多元城市功能,带动地区的整体复兴和城市活力的提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对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形成将历史文化景观转化为国家文化公园新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梅耀林说。
图为苏州盘门一景。 孙权 摄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建设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为了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增进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与生态、城乡建设的协同发展,让运河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保护和共享运河文化。
据悉,本次国际设计工作坊由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办。除规划设计工作外,国际设计工作坊还设置了开营仪式、主题沙龙、闭营仪式等若干重要环节。
梅耀林同时透露,上述专家团将在本次工作坊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的苏州共识》。(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创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